NCF2021|高峰论坛(6.19)报道

2021-06-23 15:26:00
admin
原创
602

2021年6月19日,东北心血管病论坛开幕式结束后,高峰论坛如期召开。本次高峰论坛邀请了众多心血管领域的顶级专家,学术讲座高瞻远瞩,对目前心血管领域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独到的见解,让参会者极大的开拓了思路和视野,受益匪浅。


论坛第一部分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炜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担任主持。


83.pn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带来《推动中国心脏康复高质量发展》讲座。近年来,在心肺预防康复服务中,相对受到重视的是运动处方与双心医学。营养处方是短板,培训跟不上,服务不到位。戒烟处方遭冷落,大多停留在口头上。药物处方,尤其是心房颤动和慢性心力衰竭的合理用药,在个体化剂量调整,管好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依从性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国近期心肺预防康复中心的数量在快速增长,但发展非常不均衡。真正热情认真做预防康复的医疗机构大多是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在区域相对边缘化的医院。目前有不少省市,尤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省市,心肺预防康复冷冷清清,甚至一个省或一个大城市完全缺失心肺预防康复的服务。胡大一教授认为心脏预防康复要全面综合发展,一级预防和康复/二级预防一体化发展,心和肺的预防康复一体化推进。因此,要特别呼吁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省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在心肺预防康复发展加速的同时,应特别重视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84.png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带来了《泛血管医学的发展与展望》的讲座。泛血管指人体的血管系统,是动脉、静脉、淋巴管等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泛血管疾病是一组血管系统疾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危害心、脑、肾、四肢等重要器官。广泛的泛血管疾病还包括小、微血管、静脉以及肿瘤、糖尿病和免疫。泛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和肥胖等,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在介绍了泛血管病的概念后葛均波院士进一步详尽介绍了泛血管疾病的评估,除了传统的无创和介入影像帮助评估斑块特征和成分,还有如FAI(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等新的评估方法预测患者预后。最后对泛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及治疗理念进行了讲解,同时指出泛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模式应探索出一套一站式、全周期、可持续的模式。


85.png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介绍了《ISCHEMIA试验后PCI的地位》。ISCHEMIA试验是由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和部分厂家共同支持、涉及来自37个国家/地区和320个医学中心的5 179例稳定性冠心病(SCD)患者、历时8年进行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被誉为“里程碑式的试验”。 在现代化的治疗背景下,PCI和药物治疗对于改善SCD患者的长期预后孰优孰劣?ISCHEMIA试验便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大型临床试验。ISCHEMIA试验的结论为,在伴有中-重度心肌缺血的SCD患者,PCI与药物治疗相比,未减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或全因死亡率,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张运院士也指出了ISCHEMIA试验的局限性,如采用开放的试验设计,35%的入选患者无心绞痛症状等。ISCHEMIA试验所提供的关键信息是:在左心室射血分数<35%、左主干狭窄≥50%、药物难以控制的心绞痛、近期内曾患ACS及NYHA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的SCD患者,应按照最新国内外指南的要求,首选PCI联合药物治疗的策略,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除此以外的大多数SCD患者中,无论其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程度如何,应首选药物治疗策略,以实现患者危险因素的达标控制。面对具体的SCD患者,临床医师应权衡利弊,在充分的医患沟通和患者知情的前提下,实现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


论坛第二部分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袁祖贻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效增教授担任主席。


86.png


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分享了《冠心病抗栓治疗新视角》。首先介绍了冠心病抗栓治疗的螺旋式发展历程,从早期缺少抗栓药物,到目前抗栓药物、策略百花齐放,未来抗栓治疗的趋势应该为理性回归追求精准治疗。韩院士接着从抗栓治疗的风险评估,治疗策略,长期管理三个方面讲解了抗栓治疗新视角。在目前的抗栓治疗下,临床风险的评估及其重要,平衡血栓与出血是抗血栓治疗的永恒话题。但目前的出血风险评分主要都来自欧美,因此需要构建适合中国冠心病人群的风险评分体系。冠心病优化抗血小板治疗(OPT-CAD)研究就是为了构建适合中国冠心病人群的风险评分体系。研究显示OPT-CAD评分对指导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OPT-CAD评分现已开发出了手机评分App,极大的方便了其应用。CARDIACARE冠心病与抗栓临床研究创新网络,能够直接抓取病例数据,使基于大数据的临床决策辅助系统成为可能。在冠心病长期管理方面OPT-PEACE研究为长期抗栓治疗胃肠道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韩雅玲院士的讲座高瞻远瞩,让参会者受益匪浅,对冠心病的抗栓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


87.png


上海市东方医院陈义汉院士分享了《心电活动的递质控制系统》。除了传统的心脏电活动传导系统,陈义汉院士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心房心肌细胞和窦房结起搏细胞存在内源性的谷氨酸递质系统,该系统以类似大脑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模式在心房心肌细胞中发挥功能,并且作为起搏细胞内在固有模件显著调控心脏起搏活动和心跳频率。该发现对心律失常,特别是由起搏细胞缺陷引起的心动过缓或者心动过速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88.png


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以岭院士讲解了《中医脉络学说的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的防治》。吴以岭院士指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在中医看来,遍布人体全身的脉络系统主要负责运行血液,脉络中最细小的孙络部分与西医的微血管高度一致,因此“孙络-微血管”这一概念的提出成为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吴以岭院士系统构建的脉络学说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属于重大理论原创成果,而在脉络学说指导下研制的通络中药通心络胶囊则被大量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具有保护微血管的功能。


89.png


荷兰Leiden大学医学院的Jeroen Bax教授分享了题为《胸痛-CTA检查或功能影像学检查?》的讲座。首先Jeroen Bax教授带大家学习了基于ESC指南的评估患者胸痛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评分。并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当接诊一位胸痛患者时,依据评分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如何进行下一步检查,是冠脉的解剖学检查CTA,还是进行功能相关检查。功能相关检查主要包括FFR、FFRct、SPECT等冠脉生理检查,同时还介绍关于冠脉功能学评估的ADVANCE研究。Jeroen Bax教授详细的讲解让参会者对究竟如何评估患者的冠脉病变,进而如何选择治疗策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83.png


马长生教授介绍了房颤节律控制药物与导管消融选择。他表示,近些年来,房颤的管理逐渐进入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导管消融/综合管理模式。尽管节律控制与室率控制的争议一直存在,但2020年EAST-AFNET4研究结果支持,对于1年内新诊断的房颤,无论是初诊、无症状或是持续性房颤,应早期进行节律控制以改善预后,这说明,以节律控制为主导的时代正在到来。同时,导管消融可能会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AAD),为更多的患者尤其是合并心衰的患者推荐导管消融。


84.png


黄岚教授着重分享的是高原医学发展与思考。黄教授从高原的自然社会特征出发,探究了高原医学研究的意义。通过对高原病的分类以及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强调了阐明核心机制、创新技术体系、构建防治策略对于攻克高原病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心血管响应异常是急性高原病发生的关键环节。针对急性高原病的防治,建立了国际上首个以预警、预防、诊断、治疗为主的“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策略。而对于高原心脏病的防治,应从发病机制出发,通过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心脏负荷等方面出发,更好地改善其预后。此外黄教授表示,对于高原医学以后的发展,应以转化应用为目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并举。


85.png


杨杰孚教授介绍了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及心力衰竭。其中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定义、类型、病理生理以及临床特征,以临床病例为例讲解了心动过速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强调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或控制心律失常,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或是药物治疗以达到治疗目的。而对于心力衰竭和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则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及RAAS阻断剂等,或是应用利尿剂等对症治疗。


86.png


王建安教授讲解了经股静脉二尖瓣和三尖瓣缘对缘修复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他指出,二尖瓣、三尖瓣介入治疗正全面铺开,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是目前主流技术。器械创新在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领域不断涌现,其中不乏国产优质介入治疗器械,如经导管二尖瓣瓣膜夹系统DragonFly,已被证实有优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而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抓住创新就等于抓住机遇,掌控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未来。


87.png


于波教授聚焦于介入无残留时代STEMI的处理策略。他总结道,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是在体揭示ACS病变特点最可靠的成像手段之一。在临床诊疗中,并非所有斑块侵蚀都适合药物治疗,并非所有斑块破裂都需要植入支架。可以根据STEMI血栓抽吸后残余管腔狭窄程度、预处理后效果采用介入无残留治疗方法,如抗栓治疗、药物球囊(DCB)、生物可吸收支架(BRS)。OCT的使用可以优化介入无残留诊疗策略,但其远期疗效仍需更多研究证实。


张抒扬教授团队田庄教授分享了罕见心脏病临床研究与转化。她指出,未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应以基因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常规方向。分别通过相应的临床病例讲解了对于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特发性/遗传性心肌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这些罕见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的探究过程及研究成果,以期通过个体化的预防、评估诊治,让患者实现获益最大化。


88.png


Gregg W. Stone教授带来的是左主干病变PCI治疗与CABG治疗对比。通过结合EXCEL研究最新结果,Gregg W. Stone教授指出,在临床治疗中PCI与CABG两者各有优劣。详细分析其优劣,PCI有更多的早期优势,比如创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卒中、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出血、急性肾损伤等),30天MACE发生率更低,恢复速度快从而生活质量提升更快,有助于心绞痛早期缓解。而CABG在晚期则更具有优势,表现为效果更持久,一年以上不良事件更少(尤其是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因此,临床实践中应重视让患者了解两种治疗手段的差异,与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充分沟通,从而利于决定最终的手术决策。


89.png


Yean-Leng Lim教授在最后分享的是医学与人文的关系。Lim教授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以及感悟,强调作为医生,不仅需要技术与知识,更需要具备优秀的人文素质。同时提及“人文,是一辈子学习”,医生要一辈子不断地学习,有广泛的爱好、求学的兴趣以及宽阔的知识与视野。而最理想的状态,是成为外在及内涵教育都具备的医者。


总结:

此次高峰论坛大咖云集,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不仅展现了心血管领域诸多最新的研究进展与突破,同时还分享了人文素养对于临床医生的重要性,感谢各位专家带来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希望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提供更多的启发。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