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心血管病论坛之CSC心血管急重症学组-东北危重症心血管病论坛

2023-06-19 17:47:00
乔明月
原创
618


      2023年6月17日14:00,东北心血管病论坛之CSC心血管急重症学组-东北危重症心血管病论坛隆重召开,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分享了国内外心脏重症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案,探讨疾病的诊断和和治疗难点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本次论坛分为上下两部分。


Session 1

  上部分邀请了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定尹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唐建军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旭晨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侯平教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栗印军教授,东北国际医院张明教授担任主席,会上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晓红教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兆龙教授,大庆油田总医院孙志奇教授等权威专家分享了心脏重症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韩雅玲院士《高龄ACS抗血小板治疗进展及建议》

    韩雅玲院士以录播的形式首先介绍了高龄患者抗栓的特点及难点,高龄ACS具有高出血、高缺血、高死亡率特点,对药物效果的不确定性高,抗栓治疗存在诸多难点。并且高龄ACS人群的循证医学证据十分匮乏,且高龄ACS患者临床特征复杂。然后介绍了高龄患者抗血小板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目前高龄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推荐。由于其临床合并症多、依从性差、随访困难,进行大样本RCT较艰难,因此当前证据主要来源于亚组分析、事后分析、荟萃分析和注册研究等,参考价值有限;应充分考虑患者整体情况,在保证抗缺血效果前提下,尽量缩短DAPT疗程(如植入涂层可降解或无涂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或应用药物球囊),给予作用相对温和的药物种类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制定个体化的抗栓治疗方案,密切长期随访;高龄COVID-19患者预防血栓发生对于降低死亡率很重要。


孙英贤教授《高血压治疗新进展》

    孙英贤教授首先回顾了SPRINT研究, SPRINT研究是一项分水岭,在此之前没有确切证据证实降压目标值的范围。基于此,孙英贤教授通过将我国高血压强化降压实施方案研究与之对比,首先对比了降压目标值,接着对比了强化降压副作用,最后孙英贤教授表示强化降压策略是安全有效的,总体目标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已经接受了强化降压的理念,故对它的实施也该提上日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医生还应密切关注强化降压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尤其针对心脑血管高风险患者,他们迫切需要强化降压治疗,虽然风险系数升高但同时也是获益最大。


刘斌教授《经皮机械循环辅助在复杂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刘斌教授通过介绍pMCS共识背景切入主题,随着复杂、高危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pMCS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刘斌教授首先介绍了部分pMCS装置的工作特点及适应症、禁忌症,如IABP、VA-ECMO、Impella。然后介绍了pMCS团队建设,由于pMCS的应用涉及多个学科,pMCS团队应涵盖多个学科,并且成员应熟悉pMCS 的设备管理、并发症防治、紧急情况处置,并定期培训与考核,团队成员主要负责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确定、装置的选择以及pMCS的置入及管理、并发症的防治,接着对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


于晓红教授《心源性猝死的防治及进展》

    于晓红教授首先介绍了心源性猝死的定义、特点及发病情况。心脏性猝死的风险除了心脏骤停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是否合并基础心脏病:冠心病(心梗后)低LVEF, ARVC, HCM, DCM,以及BRS, LOT等。接着指出LVEF是目前猝死预测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指标,可用于指导ICD植入,但要辩证看待,且LVEF对猝死预测也有局限性,现实中LVEF保留的心衰发生猝死绝对数很高。然后于教授介绍了1.5级预防在中国有很好的实践意义(极低EF值、 NVTS、PVCS、不明晕厥),而心电图的电学异常:QTc, QRS波宽度,fQRS, QRS-T夹角,QRS瘢痕积分,QTd,HRV,心率震荡,NSVT,T波电交替等对SCD预测价值评价不一,特定人群有价值,很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并发症的防治,接着对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


徐兆龙教授《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模式》

    徐兆龙教授与我们分享了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病例,徐教授讲述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的心电图主要有三种模式,对于出现任何一种心电图模式并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考虑左主千急性完全闭塞。一是典型的STEMI:前壁导联ST段抬高(受影响的胸前导联数量不同)伴有I和aVL导联ST段高。此外,胸前导联的ST抬高一般从V2导联开始,在V1导联中ST段往往是等电位的。二是合并RBBB+LAFBR的STEMI:前降支近端闭塞的STENI模式+V1导联无ST段抬高+RBBB和LAFB。三是广泛的ST段压低,T波倒置(尤其是V4-V6导联),以及aVR和V1导联抬高(抬高幅度aVR>V1)。随后通过多个病例对以上各种形式的左主干病变心电图进行详细讲述。


孙志奇教授《CHIP患者钙化病变的处理策略》

    孙志奇教授首先介绍了CHIP钙化的概念、流行病学以及危害,CHIP的诊断主要有严重合并症、复杂冠豚病变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三个特征,钙化增加了CHIP患者手术风险,可能使惠者无法完全血运重建;合并症和不良血流动力学状况较差时,甚至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随后,孙志奇教授介绍了目前冠脉钙化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冠脉斑块旋磨术、冠脉轨道旋磨术、准分子激光冠脉斑块销蚀术以及冠脉内血管碎石术。孙教授指出CHIP介入治疗的关键在于核心器械和高水平治疗中心,目前权威推荐CHIP钙化先行旋磨处理。紧接着介绍了旋磨术的工作原理、旋磨治疗的疗效、冠状动脉旋磨的操作要点。最后讲解了CHIP重度钙化高危患者旋磨解决方案,并分享了相关病例。




Session 2


  下部分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陈静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李国庆教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葛华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袁龙教授担任主席,会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侯静波教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贺玉泉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曲鹏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金元哲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侯爱洁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佟倩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杨巍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教授等权威专家分享了心脏重症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侯静波教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精准介入治疗》

    侯静波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导致AMI血栓形成的病理机制:斑块破裂、斑块侵蚀以及钙化结节。接着为我们带来了EROSION系列研究,该研究建立ACS斑块侵蚀与破裂的临床诊断标准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侯静波教授指出不同病变机制的临床预后不同,应侧重于制定不同治疗策略。EROSION系列研究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该研究证实了斑块侵蚀是可以预测的临床整体,是完全不同于斑块破裂的疾病整体提供重要依据,侯教授还讲解了OCT可准确识别MINOCA相关病因机制以及OCT识别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并介绍了EROSION III研究,该研究预示着我们正从正从之前,“一刀切”的常规支架植入策略逐渐向着基于先进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在体评估斑块的生物学特征和具体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决策的方向迈进。


贺玉泉教授《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介入治疗》

    贺玉泉教授先是讲解了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AMICS)基本概况以及治疗原则。接着从各个方面介绍了AMICS血运重建时机及策略,并讲解了ACC/AHA/ESC指南对于AMICS PCI的推荐。接着通过分享相关研究讲解了pMCS装置目前的应用、工作特点、适应症以及禁忌症等。贺教授表示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装置对AMI相关CS患者死亡率是否有益,尚缺之有力的RCT证据。当前的实践指南承认缺三支持使用经皮机械循环支持的数据。


金元哲教授《爆发性心肌炎诊疗进展》

    金元哲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暴发性心肌炎的定义、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症状和治疗的讲解,金教授表示暴发性心肌炎作为心肌炎中发病迅速、病情危重的特殊类型,临床医师应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并予以积极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生命支持治疗是暴发性心肌炎各项治疗措施的重中之重,是暴发性心肌炎”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的中心环节,应尽早予以患者生命支持治疗。


侯爱洁教授《PICCO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精准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侯爱洁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了心衰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因素,心脏泵的动力心肌收缩力,血液的容量负荷前负荷,心脏克服的血管阻力后负荷以及氧交换的场所肺。接着对比了传统临床监测手段的弊端,继而介绍了PICCO 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及意义。Picco技术能够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涉及到机体供氧、血流量、心脏后负荷、容量响应、心脏收缩性、心脏前负荷、肺水肿等方面。侯教授表示Picco的应用,仍需结合临床加以判断。


曲鹏教授《急性冠脉综合征易损斑块的管理》

    曲鹏教授介绍了易损斑块导致的斑块破裂是冠脉血栓形成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稳定斑块是ACS患者易损斑块的管理要点,增加纤维帽厚度、减少脂核体积、改善斑块微环境是稳定ACS患者易损斑块的主要途径。PCSK9单抗临床试验证实可显著稳定和逆转ACS患者易损斑块。既往研究已显示依洛尤单抗使用4周即可快速、显著稳定ACS患者斑块;ACS患者早期足程使用PCSK9单抗,显著增加最小纤维帽厚度,减少脂质弧度和斑块体积,有效稳定和逆转易损斑块。显著改善近期心梗患者心血管预后。ACS患者早期续使用依洛尤单抗和阿西利尤单抗安全性良好。


佟倩教授《急性心力衰竭机械辅助治疗策略》

    佟倩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临床常见的短期机械循环支持包括左室辅助装置和右室辅助装置以及TandemHeart系统。TandemHeart系统是一种短期左心房-主动脉型辅助装置,其通过房间隔穿刺,将导管放置在左心房,轴流泵将血液从左房泊吸出来后再回输至主动脉,以达到心脏浦助作用。接着介绍了机械辅助治疗(MCS)应用于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及心源性休克状态。机械循环支持的作用更多体现于极端状态下的生命支持及治疗桥接,患者长期预后方面是否获益仍需更多循证证据支持,佟倩教授表示相比于是否应用机械循环支持,其并发症的处理和其撤离时机在临床应用中更需明确,同时所有的机械循环都需要相关专业的团队支持。


杨巍教授《冠脉内溶栓在急重症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与循证》

    杨巍教授首先介绍冠脉内溶检针对高负荷血检,慢血流/无复流,开口部位血栓均有着明显疗效。接着介绍了冠脉内溶栓对不同时间段的血栓均有明显放果,冠脉内溶检可经“指引导管,抽吸导管、微导管、刺破球襄等方式”,靶点给药,小剂量给药。改善微循环,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改善心功改善预后。冠脉内溶栓理论的核心-溶栓药纤溶酶原激沽剂和纤维蛋白接触的时和面积。


李悦教授《生命支持下心脏辅助装置在心脏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李悦教授通过既往研究为大家介绍了持续性心脏辅助装置-HeartMate II,该装置通过高速旋转叶轮产生非搏动持续血流输出,在100mmHg后负荷下可产生10L/min流量,该装置提高生存率,血栓率发生也高。接着介绍了HeartWare装置,HeartWare是液力悬浮植入式离心泵,液力悬浮通过叶轮旋转后的液体推力产生轴向约束来实现叶轮的无磨损悬浮。研究表明,HeartWare不劣于HeartMate II,且HeartWare组发生泵血栓明显减少。HeartMate 3

完全磁悬浮轴承设计,能防止泵内出现停滞区域,降低泵血栓形成风险。HeartMate 3较Heart MateII显著改善终末期心衰患者预后。最后李悦教授还介绍了国内目前心室辅助装置研发进展。



END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