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CF2022|介入新进展论坛(6.12)报道

2022-06-17 14:30:00
admin
原创
648

2022年6月12日8时30分,东北心血管病论坛之介入新进展论坛准时在线上进行。本次论坛邀请了多位全国心血管领域知名专家,共同探讨目前心血管病学领域的新技术、新话题、新进展和新挑战,重点阐述了国内外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本论坛共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大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窦克非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海山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王永新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兴利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嘉宾,讲者则由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卢成志教授、北京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窦克非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大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卢文杰教授组成。下半部分担任大会主席嘉宾的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熠达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聂绍平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谭宁教授、锦州附属三院龙飞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袁龙教授和北部战区总医院荆全民教授,担任讲者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熠达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聂绍平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佟倩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荆全民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耿教授和北部战区总医院李子琪教授。百家争鸣,视听盛宴!



论坛由周玉杰教授开场进行了精彩的讲解,主题为分期介入治疗与药物优化治疗的策略,主要介绍了投资手术的获益有两个方面:影像学表现获得改善和有利于再次CTO-PCI。



吴永健教授对Corevalve US Pivotal和SURTAVI试验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内容是经导管和外科主动脉瓣生物瓣膜植入术术后5年血流动力学性瓣膜退化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预测因子。他指出,在中高危重度AS患者中,与外科瓣膜比,自膨式环上瓣TAVI患者的5年衰败率更低,总数相对更多的TAVI中度和重度瓣膜衰败例数均更低,越是体表面积小的病人越需要放置结构性瓣膜。瓣膜的耐用性应成为低风险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选择第一个植入瓣膜的主要考虑因素。



卢成志教授分享了Spyral Htn-on Med预试验的3年期有效性结果,他介绍到该试验旨在评价新一代肾动脉交感神经多极导管射频消融术对服用1-3种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术后6个月时RDN治疗有显著降压效果,术后3年RDN治疗依旧可以显示出独立于药物作用的-10mmHg的降压效果,药物负荷也显著降低且24小时持续有效(包括晨峰血压),而对于24小时动态收缩压<140mmHg的患者,术后展示出长期的安全性。该试验为RDN疗法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增加了随机对照更高等级的临床证据。



窦克非教授对中国正向介入治疗专家共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指出选额支撑力强、管腔大、同轴性好的引导导管时CTO-PCI成功的关键前提,必备器械是单腔微导管,微导管辅助平行导丝技术是CTO-PCI前向技术的基础,平行导丝技术失败时可选择IVUS指导主动真腔寻径(ATS)技术,同时介绍了导丝选择原则、导丝尖端塑性原则,还讲解了近端纤维帽不能穿入和球囊不能进入闭塞段扩张时的几种解决方案,并总结了冠脉CTO-PCI前向技术的终止或逆向转换,技术路径图建议。



钱菊英教授对FAME 3试验进行了详细介绍,该试验的3V-CAD患者中,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比,FFR引导下采用当前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的PCI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相似,但在血运重建术后的第一年,FFR引导的PCI可以比CABG更快的改善生活质量,能改善65岁以下患者的工作状态,由于随访时间和患者例数不足,尽管两组显著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12个月时并无明显差异。



贾大林教授主要讲解了左主干急性闭塞的处理,他讲到左主干急性闭塞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总数的3%-5%,比较少见,预后极差,但心电图结合全身表现可以得出诊断,急诊PCI治疗可以快速解除闭塞症状,挽救患者生命,一般选用小一规格的球囊对病变进行预扩张,血栓抽吸是非常重要减轻血栓负荷的手段,防止血栓脱落至前降支或回旋支,左主干开口部位支架的定位是手术的难点也是关键,一般以左主干开口下缘作为参照点进行支架定位,对左主干分叉病变,单支架技术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双支架技术(保证3级血流)。目前有很多新的术式,但样本研究例数较小。最后以一例经典病例生动展示了左主干闭塞的处理流程,包括诊断、病情交代、介入方法、缺血后适应、IABP和手术后抗栓治疗。



卢文杰教授介绍了“廊桥”导引延伸导管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导管深插时应在透视下进行,保持与导引导管的同轴性,且原则上伸出指引导管段不超过20cm,调整导管位置则建议先将器械退回再做调整,然后分享了一个经典病例,生动展示了“廊桥”导引延伸导管使用后的效果。



陈韵岱教授为我们解读了FLAVOUR研究,她表示该研究的背景是FFR可定义缺血性狭窄的有创生理指标,进而优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同样,IVUS可评估解剖严重程度和斑块特征,更好地确定是否需要PCI。但是,生理学指导的PCI和成像指导的PCI之间,哪种方法可以带来更好的临床结果是本研究的目的。经过2年随访,结果显示在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中,血流储备分数(FFR)或血管内超声(IVUS)均可以指导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的血运重建,并建议优先使用FFR。



接下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唐熠达教授带来了题为“BIO|GUARD-MI: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监测的临床效果”的临床解读。现在越来越强调疾病的全程管理,而BIO|GUARD-MI研究旨在对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保留患者,强化心律失常监测,以探究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发现ICM可以检测出更多需要治疗的心律失常事件。虽然主要终点事件阴性,未能够降低远期MACEs事件,但对于更高风险的NSTEMI患者可能具潜在益处。目前远程监控时代到来,技术日益成熟,期待未来心梗后高风险患者加强心律失常检测可能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冠状动脉CTO病变经常成为PCI的陷阱,来自北京安贞医院聂绍平教授从冠脉CTO病变治疗现状、治疗策略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多个角度分析CTO病变的治疗现状及对策。聂绍平教授以生动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当面临CTO-PCI正向PCI近端纤维冒入口不明时应当如何处理以及CTO-PCI术中如何避免侧支供血血管夹层闭塞。



冠状动脉痉挛(CAS)在临床并不少见,但其诊断和治疗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佟倩教授就冠脉痉挛的诊断与治疗作了深度解析,从冠状动脉痉挛的临床类型、辅助检查(心电图、非创伤性激发试验、心电图运动试验、联合负荷试验诊断方案、冠脉造影和创伤性药物激发试验)以及不同时期冠状动脉痉挛的药物和微创治疗手段进行了全面而详细地介绍。



来自北京阜外医院的杨跃进教授以“STEMI患者非梗死冠脉分次血运重建时机探讨”为题,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杨跃进教授团队基于多中心、前瞻性的Ch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AMI)注册研究,探讨分次完全血运重建的最佳时机。分为≤3d、4-7d、8-14d以及≥15d组,以≤3d组为对照。该研究结果显示对non-IRA择期PCI最佳时机如下:≤3d最差,住院、30d和2年死亡率,均最高;8-14d最佳,可大幅度降低住院期间、30天和2年的死亡风险;对于临床轻症者,至少≥4d为佳,也能降低死亡率;对于病情危重者,至少≥15d为最佳,住院和30d死亡率降幅最大(>80%)和2年死亡率还不增加。期待进一步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最后,来自北部战区总医院的李子琪教授就“Micat微导管在迂曲钙化病变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精彩的病例分享。微导管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应用范围包括: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病变、分叉病变、严重钙化病变及严重扭曲病变等复杂病变。微导管在迂曲钙化血管中能为导丝推进提供支撑,特别是在靶血管存在弥漫病变的时候,使扭曲病变PCI 过程简化。Micat微导管具有较为卓越的通过性、优异的操控性且其设计功能段长度满足不同实际临床需求。随着医用材料学的进一步向前,相信越来越多更加超前,性能优异的微导管会不断问世,成为医生手中消除疾病的重要利器。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