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CF2022|CSC--心血管基础与代谢研究论坛(6.11)报道

2022-06-14 09:05:00
admin
原创
649

2022年6月11日,东北心血管病论坛(eNCF2022)之CSC-心血管基础与代谢研究论坛在线上隆重召开。本论坛内容设置上紧跟心血管基础与代谢研究最新进展及国际前沿研究热点,涵盖了糖尿病心脏损伤,抗肿瘤药物心脏损伤,色氨酸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心脏稳态调控,内毒素血症心衰,主动脉瘤,爆发性心肌炎,心脏发育等多个心血管基础研究领域。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为会议呈上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韩院士介绍了与会嘉宾及讲座题目,对此次线上参会的所有嘉宾及观众表示感谢,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第一专场


本场论坛由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马新亮教授、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邹明辉教授、美国希望城医学中心(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王兆教授及北部战区总医院闫承慧教授担任主席。讲者有8位著名的心血管基因研究专家组成,包括马新亮教授邹明辉教授王兆教授,及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张幼怡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孔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汪道文教授,中国科学院的周斌教授和北部战区总医院的闫承慧教授。各位讲者为大家分享了其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参会同道受益匪浅



会议开场由马新亮教授带来了题为“膜蛋白翻译后修饰与糖尿病心脏损伤”的精彩汇报。马教授介绍在糖尿病的状态下多个心脏保护通路会发生病理性改变,但有些保护性干预措施如胰岛素,脂联素,在糖尿病状态下其心脏保护作用出现明显下降或减弱,这种现象常被称作心脏抵抗。马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脂联素心脏抵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缺血心脏中脂联素受体AdipoR1被GRK2磷酸化,GRK2介导的AdipoR1磷酸化导致其被内吞降解,从而抑制了AdipoR1介导的心脏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明确了缺血心脏中AdipoR1 Ser205位点的磷酸抑制了其保护效应。马教授及其团队对复杂机制的深入研究给各位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邹明辉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色氨酸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的演讲。邹教授及其团队研究发现炎症刺激诱导IDO迅速表达,KYN-IDO通路改变造成TRP损耗并增加KYN代谢产物。KYN促进平滑肌细胞中RUNX2的泛素化降解,抑制IDO1导致RUNX2增加促进平滑肌表型转换,加重钙化。对易发生钙化的小鼠给予KYN注射能够减少RUNX2表达及钙化形成。



王兆教授对”ATF4与心脏稳态调控“进行了精彩演讲。王教授及其团队发现在肥厚型心肌病模型中ATF4表达增高,其为调控细胞氧化平衡的重要分子,ATF4能够调控PPP及丝氨酸代谢,敲除ATF4加重心脏损伤,在敲除ATF4的情况下增加ROS的清除能改善ATF4敲除所致的心脏损伤。王教授的研究明确了ATF4在调控细胞内氧化平衡详细机制及其在影响心脏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张幼怡教授同我们分享了“内毒素血症心衰时肾上腺素受体减敏新机制“。张教授团队多年深耕于交感系统对心功能的影响,此次分享带来最新的研究进展。脓毒症时交感系统介导的正性肌力效应受到抑制,内毒素血症时β-AR介导心脏收缩功能被抑制的分子机制究竟如何,张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内毒素血症时β-AR转激活TGFβ受体的负反馈进一步增强,使心肌收缩力降低,阻断TGFβ受体可消减其对心肌收缩的负反馈抑制作用,从而增强心肌β-AR介导的PKA信号通路改善心功能。



孔炜教授围绕“血小板在动脉瘤中的作用”展开精彩演讲,孔炜教授指出以往对血小板的认识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血小板的聚集、粘附、释放、止血是同时发生的,然而经他们团队研究发现给与阿司匹林和洛沙坦降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率、直径和弹力板损伤,进一步研究发现血小板中神经酰胺碱性水解酶(Acer1)下调,血小板Acer1缺陷加重腹主动脉瘤,但Acer1缺陷不影响血小板凝血、止血功能却诱导血小板炎性激活。干预血小板Acer1或神经酰胺代谢可防治腹主动脉瘤等血管炎性疾病,但不引起出血风险。



汪道文教授以“暴发性心肌炎新型生物标志物及相关机制探讨”为主题开展了自己的讲述,汪教授指出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十分急险的疾病,然而缺乏早期诊断的方法。他们团队发现了暴发性心肌炎中的一个特异性升高分子——sST2。他们发现仅FM患者血浆中sST2水平显著增高;相较于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如cTnI和NT-proBNP,sST2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并与这些标志物具有良好相关性。用sST2的中和抗体下调sST2能明显改善小鼠心功能、心脏炎症浸润、死亡率等心肌炎相关表型。



周斌教授以“成纤维细胞在心脏发育和损伤修复中的来源和功能研究”开始自己的汇报,周教授团队利用遗传谱系示踪技术无缝隙记录心脏内皮细胞中间充质基因的激活,揭示了胚胎期心内膜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的过程,发现在成体心脏损伤后纤维化过程中,大量的肌成纤维细胞不是由内皮细胞通过EndoMT形成,而是来源于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转变形成的,其过程有间充质基因的瞬时表达。



闫承慧教授以“MFN2通过MAM-CaMKII减轻索拉菲尼诱导的心肌细胞程序性坏死”为主题开展了精彩汇报,闫教授团队发现线粒体 Ca 2+超载、随后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II δ (CaMKIIδ) 和 RIP3/MLKL 级联激活的增加,导致了 Sor 诱导的心脏坏死性凋亡。过量的 MAM 形成和紧密的内质网-线粒体接触是 sor 诱导的 Ca 2+超载的关键。同时Sor 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介导 MFN2 下调。此外,降低的MFN2水平增强了 sor 介导的 MAM 生物合成升高,并增加了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MAM 束缚。机制上来讲Sor 诱导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 失活,随后引起转录因子TFEB的激活和核易位,导致线粒体自噬和 MFN2 降解。在体内模型中,接受 Sor 给药的小鼠出现心脏功能障碍、自噬激活和坏死性凋亡而MFN2 的全局和心脏特异性过表达通过抑制 MAM-CaMKIIδ-RIP3/MLKL 通路抑制心脏功能障碍和Sor诱导的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



本场论坛的8位讲者带来的精彩演讲涵盖了多个心血管基础与代谢研究的热点领域,各位专家带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新颖的研究思路,缜密的研究方法,另每位线上参会的同道受益匪浅。






第二专场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曹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陈厚早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利教授组成了主席团并主持了本次会议讨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爱军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澄教授担任讲者,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演讲。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