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璀璨绽放长沙
- 2024-10-23 16:05:00
- admin 原创
- 243
2024年10月19日,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在长沙成功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加强长沙市及周边地区全科医师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与防治能力,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次活动多位国内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莅临现场,充分发挥了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专业优势。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及周边地区的众多全科医师参加,共同学习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最新知识和技术。
全心提升项目于2018年4月启动,已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108场线下和线上的培训,参会人数累计超过23万人次。本期全心提升大讲堂由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周胜华教授负责协办,邀请到多名知名心血管病专家担任讲者。培训内容包括心血管临床技术进展的前沿要点,并邀请许多本地区的全科医师和基层医师共同参会。通过本次培训,旨在提升更多全科医师和基层医师的心血管病临床诊疗能力,切实保证和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此外,活动还设置了前沿分享、互动交流等环节,为参会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参会医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心血管疾病的最新防治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诊疗能力,受益匪浅。
许顶立教授针对心力衰竭,指出:可防可治早预防;心力衰竭病因多,明确病因治疗佳;心力衰竭四阶段,防治重点各不同;心衰患者的管理,自我保健很重要。
王祖禄教授对常见心血管疾病心电图的不同表现做了讲解。我们要养成正确阅读心电图的习惯:计算心率;看P波,定心律;看qRs波;看ST-T;测量2个间期(P-R,Q-T)。
张萍教授在《心房颤动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中强调,1.确保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使所有患者在房颤管理中获得同等的治疗机会。
2.强调对患者、家属和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其对房颤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共同决策和疾病管理。
3.鼓励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治疗模式,结合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提供个体化的房颤管理策略,优化治疗效果。
刘梅林教授通过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两个指南的解读,简化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高危和非高危 (GPS)。在初始药物选择方面:单片复方制剂的选择,建议优先选用RASI+CCB 或 RASI+ 利尿剂组合(2C);ACEI/ARB 与 CCB 联用,更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代谢功能和肾功能;老年人或衰弱患者,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患者耐受性,必要时采取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的策略。
ACS易损斑块的存在决定患者心血管预后,而不血管狭窄的程度。严晓伟教授表示:对于ACS患者,尽早启动降胆固醇治疗使LDL-C达标,稳定斑块、减少未来事件,是这类患者血脂管理的关键所在。PCSK9i单抗的应用为超高危ACS患者的胆固醇达标提供了条件。
刘少稳教授在《房颤的卒中风险评估和抗凝管理》中表示:抗凝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方法,及时和准确识别可以从抗凝治疗中获益的房颤患者。年龄是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房颤的类型及负荷是影响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重要风险;房颤导管消融术2-3个月后在严格监测无房颤复发的患者,可根据获益风险比调整抗凝策略!
此次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长沙市全科医师的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还促进了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