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心血管健康大讲堂神都圆满收官!

2023-12-26 21:15:00
心血管健康大讲堂
原创
396

随着2023年进入尾声,心血管健康大讲堂也迎来了最后一期,本次会议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健康课堂召开,担任会议主持的是来自洛阳伊洛医院的张桂清教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刘威教授。讲者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董建增教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畅晓燕教授、洛阳市中心医院的谷云飞教授和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道麟、李志娟、麻朴三位教授。



图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过程


减少冠心病死亡的三道防线:不发生动脉硬化或者动脉硬化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控制,避免动脉硬化,半数以上的心脑血管病可预防,理想的生活方式可降低疾病风险;避免心肌梗死要做到识别心肌梗死先兆,及时诊疗,拒心肌梗死于门外;如果发生心肌梗死要做到准确识别,科学救治。



图片


我国≥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达2.45亿,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6.9%、40.7%和15.3%


管理血压很重要,掌握小窍门,降压更简单。个人是践行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高血压患者应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坚持家庭血压测量并记录“血压日记”,规律记录血压情况,复诊时带给医生参考。明确降压的“大目标”和“小目标”,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压,进而长期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降低血压值,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可进一步降至<130/ 80mmHg。降压治疗应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擅自减量/停药危害巨大,降压治疗应长期坚持,提高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高血压一旦发生,就需要终生管理。



图片


房颤是指规律的心房电活动丧失,变成快速无序的颤动状态,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房颤的发病率约占心律失常的15%,中国房颤患病人数保守估计有800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人群更容易患房颤。房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房颤的危害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其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等)而危及生命。和非房颤患者相比,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高5倍;所有卒中的15~20%是由房颤导致的;房颤患者每年卒中发生率约为3~4%。心房颤动治疗最理想的目标是恢复正常心律。



图片


血脂异常: 俗称高脂血症,通常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日常生活中要预防血脂过高应该做到,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选择能够降低LDL一C的食物(如植物甾醇、可溶性纤维);减轻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采取针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措施如戒烟、限盐以降低血压等。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定期随访。生活中避免生气,不要急躁,尽量调整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情,喜怒不要起伏太大。最后对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LDL-C需要严格控制;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改善血脂的重要手段;定期复查是血脂控制的基础。


图片


中国心衰流行病学现状


慢性心衰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出院后如何避免心衰反复成为病人和家属最关注的话题。

慢性心衰“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出院后的家庭自我管理尤为重要,有助于减少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如何实现心衰家庭自我管理,需要做到监测体重;控制液体入量,提倡日常应使用带刻度的杯子喝水,并做好标记;预防呼吸道感染,心衰患者在天气冷时应尽量减少外出,随时适度增添衣服,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交叉感染;低盐饮食,心衰严重患者要严格限盐;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大喜大悲;规律适度锻炼,研究表明,适度规律的锻炼有利于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对于失眠严重的心衰患者在医师指导下可酌情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戒除烟酒;保持大便通畅。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心衰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加强随访,积极控制干预高危因素,监测血压、心率、血糖血脂、体重、肝肾功能、电解质、BNP、心脏超声等指标。



图片


为什么患者做完支架出院后还存在高风险?


支架术后患者应该通过合理膳食,戒烟戒酒,适度运动和控制体重的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双管齐下。如果忽视冠心病发作症状,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一旦出现疑似冠心病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心肌梗死患者服用“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可能改善心肌缺血,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但服药后,也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以免耽误治疗危及生命。自行减量或停药,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除非有医生的指导,否则不应自行减药或者停药!慢病治疗是一场持久战,贵在坚持!“支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药物治疗”是维护通路的关键!“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战胜疾病的法宝!


会议最后张桂清教授总结道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贡献率达65%,而现在发达的医疗对健康的贡献率只有8%,改变生活方式是你的健康你做主的唯一通路。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会议到此圆满结束,让我们明年再会!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