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共话前沿|Post ACC 2024热点速递系列研讨会议顺利闭幕

2024-04-30 17:35:00
汇E通
原创
49

图片




365医学网 分享

权威引领,群贤聚萃。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心脏学会和全军心血管介入质控委员会主办的“Post ACC 2024热点速递系列研讨会议”在辽宁沈阳隆重开幕。会上,国内外知名心血管专家全方位解读了2024年ACC会议冠脉介入、血脂和血压管理、心衰和心律失常诊治等相关领域的新研究、新药物和新理念,全面了解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最新进展,着眼当下,践致远方,谱写心血管前沿领域新篇章!

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王祖禄教授荆全民教授徐凯教授王效增教授,法国巴黎比沙医院Philippe Gabriel Steg 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李悦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红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程翔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张大庆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文艺教授,以及北京安贞医院高霏教授等专家参加了会议。韩雅玲院士任大会主席




图片

韩雅玲院士在开场致辞中向参会的中法心血管领域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心血管病已成为国内死亡率的首位因素,但得益于包括在座各位专家的心血管学界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我国在心血管病治疗领域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2024年ACC年会上,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备受瞩目,展现了我国在全球心血管病治疗领域中的重要地位。韩院士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于介绍心血管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创新治疗策略,旨在构建一个互动平台,共同探讨心血管领域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韩院士强调,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她号召学界勇于探索和拥抱革新,以创新的诊治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人民群众的心血管健康水平

图片

前沿聚焦,行而不缀

——ACC.2024心血管领域热点精粹

由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荆全民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教授组成会议第一节特邀主持团。

图片

北部战区总医院的徐凯教授以《ACC.2024心血管领域重磅研究速览》为题,从高血压、心肌病、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多个关键领域入手,详尽总结了本届ACC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关键研究成果。在高血压领域,徐教授详细介绍了KARDIA-2研究和TARGET BP I研究,这些研究探索了新型药物(Zilebesiran)和介入技术(酒精介导的肾交感神经消融术)在治疗未控制高血压中的应用和效果,有望为未来高血压控制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心肌病领域,ARISE-HF研究评估了选择性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T-001在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中的应用,虽然主要终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在未使用SGLT2抑制剂或GLP-1RA治疗的亚组显示出潜在获益。IMPROVE-HCM研究聚焦于新型药物Ninerafaxstat,初步结果显示这种线粒体激活剂在改善症状性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和症状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徐教授还提到通过提高HDL水平把胆固醇从动脉中移除这一最新方法并不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终点事件(心梗、脑梗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以及EDTA螯合治疗对于既往MI的糖尿病患者并无显著心血管获益。在心衰领域,徐教授列举了多项针对沙库巴曲缬沙坦的研究,再次证实了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衰恶化后射血分数轻度降低或保留患者的有效性,显著降低患者NT-proBNP水平,心衰住院率和全因住院率。瓣膜病治疗方面,徐教授分享了在中低手术风险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基于手术者判断的选择生物瓣膜的TAVI技术在1年全因死亡或卒中风险方面非劣于SAVR;相比于Sapien平台(球扩瓣),Evolut平台(自膨瓣)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小瓣环患者的理想之选

图片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候静波教授以《ACC.2024血脂管理新进展》为题,从血脂管理现状、不同干预靶点的意义和新型降脂药物入手,深入探讨了最新的血脂管理策略。候教授首先指出,依据美国退伍军人卫生管理局的调查显示,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有ASCVD风险的患者中,仅有48.7%的患者在发生事件前12个月接受了降脂治疗,凸显了降脂治疗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尤其是非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极低。ACC发表的英克司兰VICTORION-INITIATE研究再次印证,常规治疗组联合降脂治疗比例仅12.6%,表明联合降脂治疗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此外,候教授还探讨了新兴血脂检测指标Lp(a)的重要性,并引用了最新研究数据,提示Lp(a)检测率总体仍然偏低,Lp(a)的检测可以显著提升ASCVD患者的降脂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LDL-C水平。候静波教授还强调了多靶点血脂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对LDL-C和其他血脂指标如脂蛋白(a)和残余胆固醇等的研究不断深入,未来的血脂管理将可能需要采用多种药物组合治疗。VICTORION-INITIATE研究证实,优先启用英克司兰, LDL-C降幅可达60%,达标率可达80%以上,短期降幅和长期达标率均较理想,且不同时间点LDL-C降幅均在50%以上,血脂波动变异性小,有效降低了患者长期LDL-C累积暴露量。候教授指出以英克司兰为代表的小干扰RNA和其他新型降脂药物会打造了血脂管理新路径,这对于改善全球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法国巴黎比沙医院Philippe Gabriel Steg教授解读了ACC.2024冠脉介入领域的前沿热点。Steg教授首先详细解读了DANGER Shock研究,这是临时机械循环支持(MCS)治疗AMI合并心原性休克首个取得阳性结果的研究。研究显示,相比仅采用标准治疗,采用心脏微轴流泵(Impella CP)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这一结果为心原性休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PREVENT研究则为非血流受限性易损斑块的预防性PCI治疗提供新的证据。该研究探讨了在没有血流限制的易损斑块患者中进行预防性支架植入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仅用药物治疗相比,预防性介入治疗能显著减少靶血管失败的风险,显著降低长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为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了新思路。ORBITA-COSMIC研究评估了冠状窦减压器(CSR)在难治性心绞痛患者中作用,结果显示,CSR与安慰剂相比,在改善跨壁心肌灌注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抗血小板治疗方面,ULTIMATE-DAPT试验评估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介入术后1个月后由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转为替格瑞洛单药在保证抗栓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出血风险。最后,Steg教授解读了REDUCE AMI研究,对于射血分数未降低的心梗患者,长期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可能并不会降低死亡或再次心肌梗死的风险。但研究观察到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远低于研究者的预期,这是由于研究对象主要是左室射血分数接近正常、曾接受过血运重建手术并得到良好治疗的患者。提示该试验结果不应推广至高风险患者,将 β 受体阻滞剂从「二级预防梯队」中剔除可能还为时过早

图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教授中英文双语主持第一节大咖论道,北京安贞医院高霏教授进行同声传译,特邀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程翔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文艺教授,法国巴黎比沙医院Philippe Gabriel Steg教授,以及候静波教授组成特邀主席团,围绕心血管领域的上述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专家们普遍认同,腔内影像学可指导优化支架植入,并筛选易损斑块预测远期事件,而FFR指导的PCI可改善临床结局并减少再血管化的比例,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成本和操作复杂性的限制,需要对医生有更多的培训指导。有专家也提出冠脉介入新技术如QFR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成本较低的替代方法,可以在不需要昂贵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准确的功能性评估。对于FFR值大于0.8的易损斑块患者,专家们指出,尽管FFR值较高意味着血流限制较小,但易损斑块的存在可能需要更加谨慎的处理,目前的研究和数据还不足以支持在所有这些患者中广泛进行预防性PCI,推荐在持续的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评估。与会专家还探讨了如何从短期关注血脂降幅升级到关注长期综合管理。专家们强调了维持长期药物治疗和高依从性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新型长效调脂药物的潜力,如英克司兰,这些药物可以减少给药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此外,也讨论了生活方式的长期改变对于血压和血脂控制的重要性。

图片

革故鼎新,笃行不怠

——小核酸药物开启降脂治疗新时代
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和北部战区总医院王效增教授组成会议第二节特邀主持团。

图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陈红教授从ASCVD的当前挑战、新治疗理念、治疗策略以及未来方向,分享《ASCVD血脂管理新策略》话题。陈教授指出,ASCVD在全球范围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LDL-C是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管理LDL-C水平是预防和治疗ASCVD的关键。陈教授强调了三个LDL-C管理的核心要素,即早些更好、低些更好,长些更好。她引用了多项大型研究的数据,支持早期开始降低LDL-C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后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进一步证明“越早、越低、越长”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此外,陈教授详细介绍了创新性的治疗药物英克司兰,是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用于临床降 LDL-C 的 siRNA。英克司兰的优势在于超长给药间隔,这能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并减少副作用。陈教授援引了英克司兰的几项关键临床试验,这些研究表明英克司兰早用早获益,能显著降低LDL-C水平,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她强调,这些结果令人振奋,期待未来有更多数据来评估其在更多患者群体中的效果和安全。

图片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的张大庆教授以《从最新研究看Lp(a)与MACE的相关性》为题,从Lp(a)的生物化学特性、遗传学背景、病理机制以及其在全球不同人群中分布入手,全面解析了Lp(a)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之间的联系并探讨了潜在的治疗方向。张教授强调,Lp(a)在CVD中的病理角色主要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有关。Lp(a)能促进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并可能参与血栓形成过程此外,Lp(a)还与炎症反应有关,可能通过炎症机制加剧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张教授指出全球不同种族和地区人群中Lp(a)水平存在分布差异,可能是导致全球心血管病发病率地理差异的原因。在治疗方面,张教授介绍了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以及新兴的生物技术方法在内的多种策略,其中反义寡核苷酸Pelacarsen通过与apo(a)的mRNA相结合,抑制其转化为蛋白质,可使Lp(a)降低70%−90%,期待其Horizon3期临床研究早日公布,能进一步验证干预Lp(a)的心血管获益。

图片

由北部战区总医院王效增教授主持第二节大咖论道,由程翔教授杨文艺教授陈红教授张大庆教授组成的特邀嘉宾团针对创新小核酸药物在心血管慢病管理领域的创新价值与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专家们一致指出,心血管疾病治疗正在经历一场由新药物和治疗方法引发的变革,这些新兴降脂治疗方法如英克司兰等药物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这些新药物的成本和对普及应用的可行性是实现其广泛应用的挑战。他们呼吁政府积极准入和普及这些新治疗方法。专家们同时指出对于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发性心血管疾病或家族史的患者,应特别关注Lp(a)水平。对标准降脂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检测Lp(a)可能有助于了解其风险状态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Lp(a)升高的患者,专家们建议所有患者都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规律体育活动和戒烟。尽管目前还没有直接针对Lp(a)的治疗药物,但使用某些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Lp(a)水平。此外,强化现有的降脂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其他相关的脂质参数,从而间接降低心血管风险。在超高危的患者中,如果LDL-C未达标,且Lp(a)水平高,应优先考虑使用英克司兰、PCSK-9单抗等更强效的降脂药物。期待针对Lp(a)靶点的新型药物Pelacarsen早日上市,造福患者。

图片




本次“Post ACC 2024热点速递系列研讨会”吸引了线下逾400位与线上13000多位医学专业人士参与。在研讨会顺利落下帷幕之际,韩雅玲院士对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国内外专家的辛苦付出表示了真诚感谢,对未来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也提出了殷切期望。韩院士指出会议系统梳理了高血压、高血脂、 心肌病、心梗、心衰、冠脉介入等多方面的最新理念和研究进展,相信这些技术的革新和证据链的补充,将极大助力心血管医生在疾病治疗领域的深耕,共同推动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管理理念的变革,推动冠脉介入体系和方法的精准化创新,助力小核酸药物等新型药物的开发和临床经验积累,为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良好基础。最后,韩院士对所有参会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宣布本次“Post ACC热点速递系列研讨会”圆满结束。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