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F2021|心血管病影像学组专场(6.17)报道

2021-06-23 16:33:00
admin
原创
537


21.png


2021年6月17日,东北心血管病线上论坛之心血管病影像学专场准时上线,此次会议大咖云集,由周微微担任论坛坛主,旨在探讨影像医学在心脏瓣膜病变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从不同影像手段阐述其在瓣膜病中的应用及新进展。


本次会议邀请了众多一线影像学专家。会议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赵世华教授、广东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田野教授、苏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跃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超声科吕秀章教授组成主席团并主持本场会议。赵世华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尹立雪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方理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核医学科杨福敏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饶丽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傅国胜教授担任本场讲者。下半场由北部战区总医院周微微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李小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徐怡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郭应坤教授组成主席团并主持本场会议。瑞金医院方跃华教授、北京医院心内科汪芳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张佳胤教授、北京安贞医院放射科赵蕾教授担任本场讲者。

 

22.png


赵世华教授在开场的致辞中感谢周微微坛主对本次会议的召集,感谢各位主持人及讲者,并提出瓣膜性及结构性心脏病在国内的现状、日渐成熟的介入治疗及其进展。致辞后,赵世华教授首先明确了结构性心脏病的定义、范围、现状及未来,指出CT越来越广泛应用于TAVR的手术指导,其作用主要在于冠脉评估、钙化积分、瓣环测量、窦管高度、瓣环距冠脉距离,且可应用于主-肺动脉、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在随访中可以评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人工瓣的情况。在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中CT能准确评估LAA形态、比邻结构、排除血栓、指导入路及术后随访。最后表达了精准治疗离不开影像学诊断,及多学科间合作的重要性。

 

23.png


尹立雪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LVAD研究和临床应用现状,以及国内第一例上市后LVAD置入前期准备历程,分享了自家医院在2020年11月成功为一名扩心病晚期患者成功置入LVAD,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可自行下床行走,为患者等待心脏供体提供了时间。接着指出在LVAD术前准备中超声的重要作用,TEE能够明确心腔内分流及瓣膜情况、主动脉有无狭窄、心腔内有无血栓及右心室功能问题,而在术中能够在插入VAD管道即刻、体外循环停机即刻及体外循环停机后三个重要时刻评估患者心脏情况。在术后要始终注意观测有无心包积液和血肿以及置入半年后VAD入口有无损坏。最后强调超声在LVAD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24.png


方理刚教授首先概述了三尖瓣反流的原因,并应用生动易懂的图像介绍了三尖瓣的分区,经食道超声及三维图像的应用对于明确三尖瓣的瓣叶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接下来从不同方面讲解了超声心动图对三尖瓣反流的评估、分级以及超声在三尖瓣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机制主要是瓣环扩张和腱索牵拉,超声心动图对三尖瓣装置的形态实时评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5.png


杨福敏教授指出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并解释了房颤的发生机制,但目前仍处于研究中。进而给观众分享了文献中对房颤的研究,指出持续性房颤左心房的异常摄取远大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同时右心房的异常摄取远大于左心房,且心房摄取与脑卒中成正相关。文献中表明心房摄取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杨福敏教授提示其可能与炎症、压力及负荷相关。最后总结出心房PET/CT显像是可行的,但临床价值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26.png


饶丽教授首先明确了一个概念,即什么是极高危TAVI患者-因主动脉瓣疾病导致的循环崩溃,急需TAVI手术而且手术风险极高。结合自身的经验给观众分享了两个病例,第一个病例急诊行TAVI,术后三周死亡。饶丽教授分析该病例的死亡原因可能是术前诊断不够完善,比如患者图像质量不好,当超声检测有矛盾的地方时,需仔细分析,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饶丽教授表明查明病因、针对病因的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第二个病例是一名梅毒患者,术前行TEE观察双侧冠脉开口情况,基于术前的充分评估,此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饶丽教授总结出梅毒性主动脉炎进一步可导致主动脉瓣功能不全和冠状动脉口狭窄,因此术前要多影像手段联合评估。最后总结了常规TAVI患者及高危TAVI患者的术前检查、TEE和术后管理的细微差别。


27.png


傅国胜教授首先明确了主动脉瓣狭窄的定义,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分级,并简介传统的治疗方式比如药物治疗、球囊扩张以及外科手术,从而引出什么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其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开口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傅国胜教授接着结合自身的经验分享了病例,提出了瓣膜手术团队的重要性,需要多学科支持。对于即将行TAVR的患者,必须要进行术前评估,首先就是影像学评估-超声及CTA,而在术中要特别关注瓣膜置入的位置,与冠脉的距离以及瓣周情况。

 

28.png


方跃华教授指出了二尖瓣反流的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从Carpentier分型具体分析的病因,I型是指瓣叶运动正常,而瓣环扩张或者瓣叶穿孔;II型是指瓣叶运动过度,如瓣叶脱垂或成连枷样运动;III型又分为两个亚型,a指瓣叶增厚、粘连,即最常见的风湿性改变,b指左房、左室扩大,比如扩张性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肌病。而作为临床医生,需要从瓣膜反流程度、病因、及治疗策略上进行思考。最后简短的介绍了主动脉瓣反流的病因及治疗策略。

 

29.png


汪芳教授首先介绍了TAVR的背景,包括纳入的标准、顺利完成TAVR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CT及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的评估。指出TAVR围术期对超声医生的要求,包括熟悉主动脉根部的解剖结构,熟悉TAVR过程,了解各种人工瓣膜的特点以及识别术中/术后即刻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能力。接着详细介绍TAVR术中超声检测和评估要点。TAVR相关并发症主要有心包压塞、冠脉堵塞、二尖瓣活动受限、主动脉夹层及心功能异常等。最后结合经验分享了几个典型病例,在此提到超声在术前、术中起的重要作用。


30.png

 

徐凯教授在此次讲座中提到了非常新颖的IVUS技术,结合TAVR手术,讲解了IVUS在TAVR中的作用。IVUS可以作为TAVR手术有力的辅助工具,可以作为TTE及TEE的补充;对于冠脉闭塞风险无法确定的患者,IVUS可以进一步明确风险;TAVR术后,IVUS可以进一步评估冠状动脉延迟闭塞的风险;IVUS可以查看入路全程的血管尺寸,钙化分布等。

 

31.png


张佳胤教授首先简介了不同影像学方法对主动脉相关情况的比较,着重讲解了TAVI对影像评估的要求,主要有了解血管入路解剖、主动脉根部解剖、主动脉瓣解剖、手术最佳投照体位方面。分享了不同技术对主动脉瓣环测量比较的文献,得出CT指导瓣膜尺寸选择较2D-TEE术后发生瓣周漏的几率显著降低,以及室间隔膜部长度越短,与术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相关。总结了CT是主动脉瓣环测量最准确的方法,需要在术前规划合理的扫描方案以及规范化测量,CT同时有助于手术风险的评价。

 

32.png


赵蕾教授表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是缺血性心脏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可致心衰、心律失常甚至死亡。接下来介绍了缺血性疾病致二尖瓣反流的机制。而在治疗中,部分文献指出对于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首先要解决冠脉灌注问题,接下来可以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但是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预测指标,从而引出了CMR在二尖瓣反流中的应用,并分享了一些经典病例。MR可以评估二尖瓣反流情况,心肌及乳头肌受累情况。MR中有一种成像方式即CMR电影,分别可以从直接法和间接法来评估反流量和程度。最后分享了国外文献的病例。


这场精彩的学术盛会顺利召开,会议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各位专家之间的讨论也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切磋,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指引了新的方向。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