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F2021 | CSC青年学组专场论坛侧记(6月16日)

2021-06-21 10:03:00
admin
原创
489

2021年6月16日,《东北心血管病论坛(eNCF)之CSC青年学组专场论坛》线上召开,CSC青年学组的多位心血管青年专家齐聚线上,共话进展。本场论坛旨在集思广益讨论心血管病的热点问题及前沿技术,并将最新的基础和临床思维进行宣讲,以期对心血管青年医师们在科研及临床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85.png


本次会议由NCF大会主席、CSC主任委员、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作开幕致辞;由CSC青年学组三位副主任委员担任本场的主席和讨论专家,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程翔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龙德勇教授以及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柴大军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吴炜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贾海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闫小响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张基昌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梁振洋教授,北医三院汪鹏宇教授担任讲者,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演讲。


86.png


韩雅玲院士首先肯定了CSC青年学组在心血管病规范化诊疗推广中做的积极努力,并简要的阐述了心血管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防控形势面临巨大挑战的总体心血管病防控局势。并表示青年医师是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的主力军,肩负着最重要的使命,表达出对青年医师交流进步的热切期望,并预祝本次CSC青年学组专场圆满成功!


87.png


柴大军教授就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与微循环保护这一主题展开了讲述,分别从我国急性心梗再灌注治疗的现状,冠状动脉微循环的保护诸多措施,心肌微循环的相关检测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柴大军教授首先指出:急诊PCI与溶栓治疗的获益/风险时间窗是临床中治疗STEMI患者的关键所在;溶栓并非终点,溶栓后PCI策略对符合相关条件及没有介入条件的患者有重大意义。而后又对冠脉微循环保护措施进行了展开论述:再灌注治疗的选择、冠脉内溶栓药物的临床实验进展、缺血适应动物研究进展等方面。同时也指出缺血适应暂未获得较为有力的临床研究支持,尚待进一步探索。


88.png


吴炜教授对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病理解剖与临床转归进行了详尽的讲解,指出冠脉扩张指冠状动脉腔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其直径应超过正常范围的1.5倍,约有50%合并有冠心病。冠状动脉扩张瘤的特点在于血管中膜的弹力层对破坏与减少、中膜破坏与玻璃样变性和炎症细胞的浸润。而后又对冠状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转归进行了详尽的总结。最后指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整体长期预后缺乏临床证据,但现有数据提示该病症具有极高的血栓风险,应结合患者病因给予个体化的抗栓方案。


89.png


贾海波教授对于斑块侵蚀导致的ACS的深层机制及高效抗血小板策略进行了讲解,指出:轻中度狭窄的斑块侵蚀所造成的ACS患者,或许药物治疗为更佳的选择,并展示了EROSION研究的结果并讨论了侵蚀性斑块的表型构成及对于吸烟患者所呈现的年龄异质性。贾海波教授强调:斑块侵蚀为ACS的重要病理机制,OCT是揭示ACS在体病变的可靠手段之一可予优化抗栓策略,也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斑块侵蚀和斑块破裂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要充分考虑个体化因素。


90.png


闫小响教授的讲题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免疫学机制》,闫教授指出,现行的最优化的药物和介入治疗并未进一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故而对新机制新靶点的探索迫在眉睫。之后详尽介绍了膜识别受体在急性心梗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信号通路机制。闫教授团队在动物实验中敲除巨噬细胞LGr4基因能改善模型小鼠心梗后的心功能。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领域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91.png


张基昌教授讲题为《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思路》,指出ECG应结合临床分析,现有常见误区包括就图论图忽略病史和体检、仅单纯了解但不能转化为临床经验、根据血流动力学臆断、过多诊断SVT伴差传而忽视了VT在宽QRS心电图中占比超过80%以上等问题。并对于宽QRS心电图的诊断判别方法做出系统而详尽的讲解,随后又对宽QRS心动过速的诊疗原则进行了简要概述。


92.png


梁振洋教授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特点,从心内科医生的视角,对VA-ECMO在心血管病救治中的应用和管理进行了详细讲解。对于ECMO的构成、运转模式做出介绍,并对适应证、并发症和禁忌症做出做出总结,同时指出在实际工作中ECMO的适应证在不断放宽,而禁忌症则越来越“相对”,尤其VA-ECMO在心血管内科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并介绍了ECMO的具体插管操作方法及注意要点,以及抗凝治疗在ECMO管理中的重要性。最后,梁教授展示了两例在VA-ECMO支持下完成的复杂高危PCI和高危TAVR病例。


93.png


汪宇鹏教授对RFR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首先介绍了FFR在现行冠心病诊断标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关研究结果。着重介绍了RFR与FFR对比,在全心动周期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提出RFR和FFR的联合使用能让医生更为精确的制定策略。之后又对比FFR和RFR的区别,提出FFR在心肌桥的测量中具有较大局限性,并对RFR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做出了积极评价和探究方向的展望。


总结:本次CSC青年学组专场会议,内容丰富、亮点频出,展示了诸多心血管方面的重点、焦点及前沿问题,为青年心血管临床医师拓宽视野、散发思维起到了一定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