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重生,充满活力” NCF 2023 | 大血管学组(2023.6.17)报道

2023-06-26 14:26:00
乔明月
原创
761

     2023东北心血管病论坛(NCF)期间,大血管学组(一)于2023年6月17日8:30召开,本论坛就遗传性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TEVAR术后主动脉重构的危险因素、主动脉疾病基础研究、主动脉影像学、创伤性主动脉损伤、主动脉疾病与妊娠、主动脉疾病的外科干预等内容展开讨论。该论坛秉持传承发展的理念,聚焦大血管领域热点话题,为广大大血管领域的同仁们提供了一个多方交流的珍贵平台。


本次会议邀请了众多一线专家,上半场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旭晨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炳祥教授、湖北省襄阳中心医院朱锐教授、北京安贞医院贺晓楠教授组成主席团并点评、主持了本次会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曾和松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翔教授、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晋军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志辉教授、武汉市第一医院贺立群教授担任讲者,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演讲。

     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在简短的开场致辞后逐一介绍了众位大血管专家,并表示各位专家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对于国内大血管知识的推广、普及和培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众位专家携行业最前沿学术理论进展,缘聚沈阳,畅谈学术思想,共同谱写心脏大血管领域发展的新篇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曾和松教授带来了题为《遗传性主动脉疾病的精准诊断》的授课,介绍了遗传因素在主动脉疾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着重介绍了基因筛查在遗传性主动脉疾病的作用,无论家族性或散发AAD病人,发现致病突变,“从个人到家族”,提前对高风险亲属进行基因筛查,有助于危险分层,预防猝死;对年轻的致病突变携带者,积极教育,早期药物干预,密切随访;对有生育要求的致病突变携带者,可进行产前咨询,考虑选择性生育;从遗传学角度出发,结合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丰富经验,提出了通过基因筛查减少主动脉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曾和松教授团队在主动脉疾病的遗传因素的研究做的大量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获得大家高度认可。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翔教授为大家分享了《2022年ACC/AHA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亮点解读》,立足我国主动脉疾病的发病特点。详细介绍了主动脉疾病的分型和定义,主动脉解剖及风险评估。同时,马翔教授强调了对具有综合征特征、TAD家族史和/或发病早期的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建议对所有TAD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胸主动脉成像,以检测无症状动脉瘤阳性基因,应开展基于基因的管理和风险亲属的级联检测及临床随访。马翔教授对ACC/AHA指南要点的解读以及其主动脉疾病的诊治经验和体会,让大家称赞。


     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晋军教授分享了《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重构的危险因素 》,让与会者眼前一亮,受益匪浅。晋军教授向大家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其在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介入治疗积累的宝贵经验,提出了主动脉重构在夹层TEVAR术后应当着重监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结合自己大量TEVAR的经验,系统介绍了主动脉重构的表现及其危险因素。晋军教授对急性和亚急性B型夹层的TEVAR术后的主动脉重构的因素和预后分别做了介绍,并根据临床经验及既往研究提出了假腔栓塞术可改善主动脉重构,并以经典案例的形式介绍了这一技术。晋军教授在主动脉夹层TEVAR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志辉教授做了关于《主动脉疾病基础研究进展》的讲解,就主动脉疾病中的主动脉瘤,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大动脉炎,主动脉缩窄疾病的基础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其中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肯定了遗传、炎症等因素在主动脉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介绍了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端粒,BAV,胃泌素蛋白D的致病作用。主动脉疾病涵盖类型众多,发病机制多样,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彼此间有明显差异,构建与人类主动脉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相近的动物模型,是临床转化研究的重要前提。与会专家就张志辉教授对主动脉疾病基础研究的报告内容展开精彩讨论。


      武汉市第一医院贺立群教授就《主动脉疾病影像学测量方法标准化》的问题与大家展开探讨,肯定了影像学检查,对于主动脉疾病诊断的重要价值,强调临床医生应综合患者情况,做出专业的判断;介绍了影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可能因素,对主动脉疾病常见的影像学检查的不同特点进行列举,认为主动脉测量需要标准化,对影像学测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分别对CT和超声的测量标准提出了精准要求,并认为临床医生应当与影像医生协作共同促进主动脉疾病影像的标准化测量,促进精准诊断。贺立群教授从影像学检查这一角度切入,带来了精彩报告。


     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对上半场的精彩演讲进行总结:这场会议内容丰富,亮点频出,从多角度展示了大血管领域的新进展,新经验,意义非凡,同时罗建方教授提出临床医生要增加对主动脉疾病的关注度,加强对主动脉疾病的研究,完善主动脉疾病的诊治规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曾和松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启刚教授、武汉市第一医院贺立群教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潞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金晓峰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刘海伟教授组成了下半场的主席团并进行点评、上述专家共同主持会议。北部战区总医院王效增教授、北京安贞医院贺晓楠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强教授,为大家带来学术盛宴。


北部战区总医院王效增教授就《创伤性主动脉损伤》这一AAS中的特殊类型做出精彩讲解。对创伤性主动脉损伤的病因,好发部位、病变分型和诊断进行介绍。提出CTA诊断与主动脉造影精确度相似,首选CTA检查。对于合并高危影像学特征的主动脉损伤要及时治疗,对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时机选择和预后进行了详细介绍。介绍了其团队在创伤性主动脉损伤的TEVAR时机选择的经验和成果,提出优先处理致命损伤,并结合精彩的案例介绍,通过主动脉造影术前术后影像对比展示了对创伤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TEVAR治疗的预后。王效增教授对创伤性主动脉损伤的经验和介绍获得与会专家认可。


贺晓楠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军教授针对《主动脉疾病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与适应症》做了讲解。对急性A型夹层、A型壁间血肿、穿透性溃疡、主动脉瘤等疾病的干预指征和综合管理分别做出了详细介绍,强调了年龄不是急性A型夹层的禁忌证,经严格评估可手术干预,结合临床经验和既往研究介绍了孕妇、卒中、昏迷等患者的外科处理。陈军教授对主动脉疾病手术指征的精准判断和时机的精确选择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强教授对《遗传性主动脉疾病》做了详细的介绍。马强教授分别从遗传性主动脉疾病的定义,致病基因检测以及对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的遗传推荐三个重要方面做了详细解读。马强教授对可引起主动脉的遗传综合征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遗传学筛查的重要性。马强教授认为基因检测对于遗传性主动脉病患者亚型诊断和家系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患者手术指征个体化判断,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评估也有重要指导作用,根据主动脉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型,一旦怀疑早诊断,早治疗,并制定个体化的诊疗随访策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现有基因诊断水平可筛查出更多的基因突变。马强教授对遗传性主动脉疾病的见解为大家推崇。

 会议最后,北部战区总医院刘海伟教授对本场讲座做了详细的总结,对各专业更紧密的交流合作提出殷切期望,决心致力于全面提升我国主动脉疾病的诊疗能力,走向世界前沿。


总结

这场学术盛会内容丰富、亮点频出,多方面展现了大血管疾病的进展,为各位同仁呈现了一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众位专家的讨论也从多个角度,碰撞出更精彩的思想火花,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END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