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七一,送健康”CCAC心血管健康大讲堂”2022年第1场讲座线上开播

2022-07-01 10:40:00
admin
原创
291

图片

6月30日,CCAC心血管健康大讲堂以“迎七一,送健康”为主题开展线上活动。本次大讲堂是2022年系列活动的第1场讲座,共有6位专家出席。

图片

北部战区总医院

梁延春 教授

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

董建增 教授

本次讲座是由北部战区总医院的梁延春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董建增教授担任会议主持


课题《心衰诊疗进展》

南京市第一医院  张航教授

图片

南京市第一医院  张航教授

对于心衰患者我们不光要关注到C/D期,也要关注到A/B期。让患者认识心衰,目标是从预防心衰到治疗心衰。将心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HFimpEF)。对于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拥有特殊性,临床上应该更重视。近几年新发的C期HfrEF患者恢复为正常水平的不在少数,得益于新四联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病因的治疗和综合管理都是临床上至关重要的。演讲部分摘要】


课题《高血压危害与防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建平教授

图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建平教授

我国高血压患者基数大、增长快。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进展的起点之一,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增加的首要的、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引起严重心脑损坏才被发现。没有症状不意味着没有高血压,没有危害。高血压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如果高血压不经治疗3-5年即可出现靶器官的损害,比血压正常者平均寿命缩短20年。血压测量前要避免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不良刺激,每次测量要间隔2-3分钟。建议早晚分别测量一次。对不同患者的血压管理目标值是不同的。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高血压外还有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应尽快启动降压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降低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血压管理三注意:定期检测、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演讲部分摘要】


课题《冠心病的预防与筛查》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曲鹏教授

图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曲鹏教授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出生就开始演化,随着年龄增长,脂质沉积形成复合病变/破裂。动脉粥样硬化在初级阶段经过治疗是有可能实现逆转斑块的。

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环境、疾病、生活方式。其中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不合理膳食。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家族史。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酗酒有关。

冠心病的主要表现特征:心绞痛、心肌埂塞、意外事件、心律不齐、心功能衰竭等。冠心病的筛查:询问病史、化验检查(抽血验尿)、无创检查(心电图)、有创检查(冠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并不是每项检查都需要的。不要漏诊、误诊。

预防冠心病:明确自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达标。经常监测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及时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良好生活习惯、定期运动。如果冠心病诊断成立,要正规治疗。演讲部分摘要】


课题《心脏性猝死能不能避免—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北方医院  梁延春教授

图片

北方医院 梁延春教授

心脏猝死我们并不罕见,时有发生。心脏性猝死,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是意料之外的。我国心脏猝死发病通常在69.5岁,男性居多。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仅为4%。

心脏猝死的主要人群: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后伴心脏射血分数低下者、曾经发生过心脏骤停者、有心脏骤停家族史者等等。而冠心病为心脏骤停的主要病因。“三高患者”、不良饮食习惯者、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压力过大是心脏猝死的诱因。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如何识别心脏骤停?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扪不到、血压测不出;神智突然丧失、抽搐;呼吸减慢呈叹息样直至停止;瞳孔散大、固定。其中表现出前两项可以诊断为心脏骤停。晕厥、癫痫、脑出血、心因性假性晕厥或假性昏迷需对其鉴别诊断。心脏骤停发生后的5分钟内为黄金救命时间。发生10分钟后脑细胞出现不可逆损害。CPR主要包括基础生命支持、心脏骤停后治疗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心脏骤停时强调四个早期:早期识别呼救、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复苏后治疗。演讲部分摘要】


课题《遗传性心血管病从此被彻底阻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晓燕教授

图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晓燕教授

遗传性心血管病:指基因突变引起,可遗传给下一代的一组心血管疾病。遗传性心血管病遗传阻断和治疗:一级预防(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二级预防(产前诊断)、三级预防(出生后遗传性心血管病诊断治疗)。

妊娠期的患者:评估患者能否耐受妊娠和分娩;明确致病基因和遗传方式;以及针对患者本人的治疗。

遗传性心血管病可以做到彻底的子代传递阻断,改变家族命运。针对遗传性心血管病的治疗需要心内科、生殖医学科、产前诊断中心、产科的通力合作。演讲部分摘要】


课题《避免心肌梗死—心梗烽火台》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  董建增教授

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  董建增教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过程: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斑块破裂。冠心病流行病虽然发病率、死亡率高,但是拐点已经到来。心肌埂塞死亡大部分是发生在院外。STEMI再灌注治疗(溶栓、直接PCI)大大降低了院内心肌埂塞的死亡率。

减少冠心病死亡的三道防线:不发生心肌梗死是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控制;识别心肌梗死先兆,及时治疗;发生心肌梗死后识别、科学就诊、及时再血流再灌注治疗。

半数以上的心脑血管病是可预防的,健康七要素:戒烟、健康饮食、控制体重、积极活动、管理血压、控制血脂、控制血糖。演讲部分摘要】


图片

全民普及教育—心性猝死与心肺复苏

最后,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全民普及教育—心性猝死与心肺复苏》教育宣传短片。

此次活动,观看次数923次、观看人数384人次。6位专家运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为众多观众深入讲解了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知识、病例等,倡导大家做好健康七要素。心血管疾病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乃至于死亡的机率。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