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介入训练营开展OCT诊疗专项培训——2022CCAC精准介入训练营第二场 长春站

2022-08-30 18:30:00
admin
原创
539
摘要:随着我国冠心病治疗例数的逐年增高,如何进行优化的介入治疗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均已证实,腔内影像及功能学指导可以优化PCI的即刻及远期预后。而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冠脉腔内影像技术,尤其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作为新一代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给我们提供了传统的造影所无法比拟的,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证据:最新的全程诊疗一体化OCT,能够实现术前快速精确诊断、术中实时指导高效治疗、术后量化评估效果,指导PCI的全程优化,不仅优化PCI策略,而且优化PCI手术结局,是我们实现冠脉介入精准医疗,重要的指导和评估工具之一。


随着我国冠心病治疗例数的逐年增高,如何进行优化的介入治疗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均已证实,腔内影像及功能学指导可以优化PCI的即刻及远期预后。而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冠脉腔内影像技术,尤其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作为新一代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给我们提供了传统的造影所无法比拟的,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证据:最新的全程诊疗一体化OCT,能够实现术前快速精确诊断、术中实时指导高效治疗、术后量化评估效果,指导PCI的全程优化,不仅优化PCI策略,而且优化PCI手术结局,是我们实现冠脉介入精准医疗,重要的指导和评估工具之一。


图片

8月27日下午,2022CCAC精准介入训练营第二期——长春站开营。本次训练营聚焦全程诊疗一体化OCT相关内容,在OCT全程诊疗标准流程精讲,实战病例分享与讨论等方面开展培训。


会议专家团队

本场活动由北方医院韩雅玲院士、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安健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王金鹏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翟光耀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黄泽涵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的李烨教授在会议中带来精彩的课题与病例讲座;北方医院的徐凯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的叶飞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候静波教授、北京医院的于雪教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郑晓晖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尹达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刘金明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孙学春教授在会议中共同讨论点评。


训练营开场致辞

图片

韩雅玲院士 | 北方医院 


主持会议

图片

刘斌教授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图片

安健教授 | 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


《OCT全程诊疗标准流程“MLDMAX”全程指导PCI的临床价值》

王金鹏教授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图片

OCT作为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PCI的指导价值要优于单纯的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更有利于改善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OCT全程诊疗标准流程“MLD-MAX”,“MLD”可在术前对病变性质的评估和进行测量选择器械大小;“MAX”在介入完成后即刻通过OCT评估优化治疗结果。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遵循MLD-MAX标准路径,改变了88%的基于造影的治疗策略;遵循MLD-MAX标准路径, 4.4%的病变识别并优化了支架边缘夹层,11%的病变识别并优化了严重的贴壁不良,25%的病变识别并优化了支架的膨胀不全。可以说如果遵循MLD-MAX标准路径,就可以优化每一例介入治疗病人的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MLDMAX”流程指导可吸收支架植入一例》

翟光耀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图片

33岁,气短,急性胸痛。检查显示前降支两处病变,近中段多处病变。采用OCT全程诊疗标准流程“MLD-MAX”指导处理,OCT检测显示,患者存在严重弥漫脂质纤维斑块,无明显钙化。在OCT 检查指导下,精准选择可吸收支架尺寸,经确定位近远端植入着落点,预扩张后斑块稳定,植入支架。着陆区边缘理想,达到充分贴壁。近远端参考端比较,支架达到90%膨胀率,为预后打下良好基础。


《OCT实战病例汇报》1

黄泽涵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图片

患者造影提示前降支近端闭塞,使用2.5*12mm球囊扩张+血栓抽吸。患者拒绝支架,采用抗栓治疗,一周复查造影,存在血栓影、斑块负荷达70%、MLA6.2mm2,仍拒绝支架治疗,遂出院随访。而男性、吸烟、血脂异常、肥胖为血栓常见危险因素,该患者符合前三项因素。

图片

半年后,该患者胸闷再次就诊。造影发现前降支近端存在严重狭窄;OCT检查发现,纤维斑块为主,存在少量血栓,MLA2.0mm2。综合之前造影结果,发现狭窄一直存在,基于OCT检查行OFR为0.75,最终决定干预治疗。通过OCT确定支架落脚点,选择合适尺寸支架,定位并植入;术后OCT指导优化贴壁不良,术后OFR0.93,结果达到预期。3年随访,患者症状缓解。

检索发现,年轻心梗患者近年呈上升趋势,生物可吸收支架与药物球囊具备可行性,药物球囊非劣于药物洗脱支架(血栓抽吸或扩张后残余狭窄<50%患者)。EROSION Ⅱ研究显示斑块破裂无植入可能性。OCT可以帮助我们优选是否适合无植入的介入治疗。


《OCT实战病例汇报》2

李烨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图片

OCT指导急性心梗治疗一例:男性患者,79岁,反复胸闷胸痛3天,加重2h入院,高血压既往病史。急诊造影,前降支闭塞,考虑可能存在斑块破裂、斑块侵蚀、钙化结节状况,进一步OCT检查,明确斑块性质,指导精确植入。治疗策略:预处理后,溶栓处理,行OCT检查。确定斑块从远到近的斑块性质:纤维斑块、钙化斑块、白血栓、近端巨噬细胞浸润及脂质斑块。病变弥漫,斑块性质复杂。在OCT指导下,植入3.0*24mm、3.5*21mm支架各1枚。术后OCT检查,指导后处理,支架远近端无边缘夹层,贴壁74%,支架膨胀率超62%。


现场嘉宾讨论热烈

图片


图片

全程诊疗一体化OCT作为腔内影像学技术诊断冠脉病变的“金标准”,可以实现术前快速精确诊断、术中实时指导高效治疗、术后量化评估效果,指导PCI的全程优化。目前临床表现优异的全程诊疗一体化的OCT设备,具备诸如实时造影融合、高质量支架渲染及术后自动智能量化评估等功能,势必成为临床心血管医师PCI手术的首要辅助手段。


小结

精准训练营结合课题精讲,实战病例分享与讨论点评,大咖云集,以全程诊疗一体化OCT为基础,在腔内影像学、可吸收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复杂病变处理等方面充分交换真知灼见,在我国心梗救治体系的完善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发展之路上,不断添砖加瓦。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