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心”力量,淄博启动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
- 2025-11-07 13:59:00
- admin 原创
- 21
为响应国家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号召,2025年11月2日,山东省淄博市成功举办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简称:全心提升)项目培训活动。该项目聚焦心血管疾病常见难题,关注全科医师规范化诊疗能力提升及健康管理能力,惠及城乡居民健康。
韩雅玲教授在致辞中提及,全心提升项目融合了心血管专科与全科医学的发展理念,旨在为全科医生和基层医生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全面提升全科和基层医师对常见心血管病的诊疗与急救水平,培育更多高素质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会议由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晋群教授、联勤保障部队第970医院王海涛教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程艳丽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鹏教授、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王欣教授、淄博市中心医院毕成龙教授、济南市中心医院徐瑞教授、潍坊市人民医院王世勋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姚辉臣教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殷禄昌教授、淄博市中心医院齐天军教授主持,来自各地专家为众多听众带来了涵盖胸痛诊断与鉴别诊断、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处理策略、术后运动耐量管理、心血管代谢疾病防控新进展以及心衰合并房颤处理策略等方面的学术讲座。
韩雅玲教授在《胸痛诊断与鉴别诊断:如何规避误诊漏诊风险》的授课中强调,胸痛病因复杂多样,应尽早对疾病危险程度进行评估,秉持“先救命、后诊病”的理念,动态、严密地观察病情变化,开展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以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
李玉明教授带来了《ACEI在心血管病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该共识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前沿、科学的指导建议,以进一步规范和优化ACEI的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张军教授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特征和处理策略》的授课中总结认为,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其处理方式需进行综合管理、个体化治疗,应树立以心血管获益为核心的治疗理念,同时关注低血糖反应。
苑海涛教授作《2025 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报告。2025年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的更新,体现了基于证据的ACS治疗和管理的最新进展。这些更新内容不仅包括药物治疗策略的优化,还涉及介入治疗技术的改进和二级预防措施的强化,更凸显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刘海伟教授在《PCI术后运动耐量管理与中医药循证研究进展》的汇报中总结指出,PCI术后患者常伴有运动耐量降低的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后。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特色优势,目前中医药领域也更加注重高质量循证研究。
高梅教授带来了《多学科视角下的心血管代谢疾病防控新进展》。她表示,实现对心血管代谢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治疗和管理,关键在于打破学科壁垒,提升专业医生多病共管的诊疗思维,促进研究证据向临床实践的有效转化,构建整合防治体系。
薛玉增教授在《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处理策略》中表示,生活质量评估是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的关键环节,可量化疾病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整均不可或缺。
李波教授在《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指出,尽管心脏瓣膜疾病早已为医生所熟知,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以退行性病变为病因的心脏瓣膜病发病率和致死率日益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重视听诊和心脏超声筛查,可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陆峰教授在《心房颤动的卒中风险评估和抗凝治疗管理》中分析了当前的血栓风险评分和出血风险评分,并详细阐述了评分系统和抗凝药物的选择。
会议紧密围绕从科研到临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广大基层医生和听众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线上线下听众反响热烈。本次会议圆满结束,期待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