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春城举办心血管防治能力提升活动,助推区域全科医师诊疗水平提升
- 2025-09-11 13:55:00
- admin 原创
- 24
2025年09月11日 10:36 北京
2025年9月5日,秋风轻抚,学术氛围热烈。由国内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与基层医师共同参与的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长春站在北国春城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权威专家的知识分享与经验交流,切实提升东北地区全科医师及基层医疗单位对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与实操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
活动伊始,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简称:全心提升项目)长春站是该项目的第118期,融合心血管专科和全科医学的发展理念,目的是为全科医生们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助力全面提升心血管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对常见心血管诊疗急救的水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民健康守门员,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心血管病患者。
首节学术活动由来自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郑杨、第二医院王珺楠、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庞文跃、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任明等多家知名医院的资深专家共同主持,吉林市中心医院张弘宇、白山市怡康医院独孤昌军、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于东汇、汪清县人民医院徐玉玮等业内大咖参与讨论。
郑 杨教授、王珺楠教授
庞文跃教授、任 明教授
于东汇教授、张弘宇教授、独孤昌军教授、徐玉玮教授
韩雅玲教授打响了学术分享的“第一枪”,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胸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何规避误诊漏诊风险》,结合临床典型案例,系统梳理了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 、肺栓塞等致命性胸痛的鉴别要点,提醒基层医师需关注“症状不典型患者”,密切动态观察病情演变、及时识别高危ACS、及时适当介入及药物治疗十分重要。
随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刘斌教授针对《规范化溶栓临床问题解答》,逐一回应了“溶栓适应证把握”“出血风险评估”“转诊时机选择”等基层实操困惑,强调“首先应当稳定生命体征,做到先救命后诊病”,重视高敏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
北部战区总医院王效增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分享了《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进展及经桡动脉消融操作体会》,指出:经桡动脉入路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可日间病房等优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庞文跃教授带来的《左室辅助装置在心源性休克应用》,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推荐轴流泵辅助装置,从前沿技术角度拓展了基层医师的视野。
韩雅玲教授、刘 斌教授
王效增教授、庞文跃教授
第二节学术活动担任主持任务的嘉宾有:北部战区总医院王效增、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佟倩、北部战区总医院张权宇、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陈立娟。吉林市中心医院詹景东、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丁福祥、白山市江源区人民医院刘景涛、敦化市医院安丰泉等权威教授参与讨论答疑。
王效增教授、佟 倩教授
张权宇教授、陈丽娟教授
丁福祥教授、詹景冬教授
刘景涛教授、安丰泉教授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佟倩教授通过《反复晕厥的元凶》案例解析,系统梳理了心源性、神经源性、代谢性晕厥的鉴别路径,强调“详细病史采集+针对性检查”是破解晕厥之谜的关键。
大庆油田总医院孙志奇教授就《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特征和处理策略》这一重要话题进行了分享,从代谢紊乱对血管的影响机制入手,提出“血糖、血压、血脂综合调控+定期心血管风险评估”的管理模式,为基层医师提供了可操作的干预路径。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李智博教授讲解了《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处理策略》,提出“心衰控制优先、节律与室率管理并重”的原则,并结合最新指南更新用药方案。
活动尾声,北部战区总医院李洋教授带来《PCI术后运动耐量管理与中医药循证研究进展》,将现代康复理念与中医药特色结合,HEARTRIP研究,提出并验证“补气=提升METs=心脏康复”的理念,为给予低运动强度患者群合适的临床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佟 倩教授、孙志奇教授
李智博教授、李 洋教授
值得关注的是,每个学术环节均设置了“答疑讨论”阶段,基层医师结合日常诊疗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现场提问,专家们则以“接地气”的语言逐一解答。
本次长春站活动内容设计紧贴基层临床需求,既涵盖了胸痛、心衰、房颤、晕厥等常见急重症的规范处置,也引入了高血压介入治疗、心脏辅助装置等前沿技术,同时关注共病管理、术后康复等全周期管理话题,为来自吉林省内外的全科医师、内科医师奉献了一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高水平学术盛宴,必将对提升东北地区心血管疾病整体诊疗水平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