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精准介入训练营第二期赣州站成功举办
- 2025-07-14 09:55:00
- admin 原创
- 42
2025年“精准介入训练营”项目第二期于6月28日上午,在江西赣州召开,本次活动秉承“精准治疗,实战为王”的主旨,紧扣精准介入治疗理念,邀请国内众多冠脉介入专家,聚焦功能学与OCT,以专家授课和实战病例的形式,围绕精准介入内容展开分享与讨论。
本次活动由北部战区总医院、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心血管诊疗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简称CCAC)主任委员韩雅玲教授担任主席,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刘斌教授、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一鸣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叶飞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尚云鹏教授,担任联席主席。邀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卫国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李洋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人强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袁亮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赵晓辉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谢年谨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智亮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李毅教授,共同参与讨论。
会议伊始,韩雅玲教授为本次活动致辞,对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介绍了CCAC学术交流系列活动的宗旨和目标,即聚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高医师对心血管病防治能力和管理的素养,为实现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贡献力量。截至目前,“精准介入训练营”项目已在线上/线下举办学术活动21场,本次活动来到积淀了厚重红色文化的革命老区赣州举办,不但要提高医师对心血管病的防治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要提高公众对心血管病自我防治的素养。希望通过专家授课、最新相关研究进展的介绍、经典病例精讲以及实战病例汇报等多种方式,推广冠脉腔内影像和功能学的前沿技术。最后韩雅玲教授衷心的祝愿各位同道能够在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和进步。
会议上半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围绕《冠脉功能学应用场景及循证证据解读》进行授课,介绍了FFR的原理、适用范围及近30年的循证证据积淀,全面阐述了功能学FFR指导介入治疗的价值,钟一鸣教授、叶飞教授结合临床实际探讨了FFR的应用。广东省中医院张曈教授带来了功能学指导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两例。张卫国教授、杨人强教授和袁亮教授就冠脉功能学的临床应用,尤其在三支病变、分叉病变、急性冠脉综合症等复杂临床情境下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功能学在避免过度治疗和优化治疗方案中的重要性。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越教授汇报了一例多支病变功能学实战病例,点评专家讨论了多支病变的处理策略,特别是FFR在评估哪支血管需要干预的重要性。江西省人民医院涂伟玲教授带来FFR联合OCT指导多支并串联病变一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FFR和OCT结果不匹配时,应以功能学作为判断是否缺血的主要依据。随后,刘斌教授对上半场活动进行了总结。
会议下半场,首先由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教授进行题目为《从2025ACC看冠脉腔内影像和功能学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的授课,叶飞教授、徐凯教授等围绕韩雅玲教授的授课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度讨论。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凌嘉源教授带来一例OCT精准指导下的PCI病例,赵晓辉教授、谢年谨教授肯定了术者术中的策略,同时对OCT在介入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耀富教授带来一例OCT指导左主干分叉病例,尚云鹏教授、张智亮教授、李毅教授等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并探讨了单双支架选择标准、复杂分叉病变的处理策略及选择单双支架策略的时机。
会议最后,徐凯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感谢各位讲者带来的精彩授课和病例,也感谢各位主席及讨论专家的精彩点评。作为优化PCI的重要手段,以FFR和OCT为代表的精准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加精准地把握患者病情。希望此次培训内容能够给参会者带来一些思考,推动临床观念的改变。在热烈的掌声中,2025年“精准介入训练营”第二期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