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专场(三)心力衰竭分型分期诊治

2024-07-02 08:00:00
admin
原创
188

本场论坛由重庆医科大学周建中教授、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王洪巨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宋春莉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瑶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张敏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嘉宾。强大的演讲阵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牧雷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刘莹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徐峰教授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瑶教授组成。为大家呈现一场学术盛宴!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陈牧雷教授分享了“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最新指南推荐”的精彩内容。陈牧雷教授首先阐述了急性心力衰竭的定义并介绍了2021ESC指南更新的急性心力衰竭新分类,指出急性心力衰竭来势凶猛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预后,明确心力衰竭病因和诱因十分重要。随后,通过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出入量管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合并休克的监测及后续处理着重介绍202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说明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依然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手段:去甲肾上腺素是维持血压、维持有效组织灌注的优选药物,同时提出多措并举:呼吸支持、床旁血滤/超滤、必要时尽快给予IABP、ECMO等体外辅措施进行循环支持是重症心衰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来自大连医科大学的刘莹教授的讲题聚焦于“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心力衰竭是CVD领域最大的挑战与最终的战场。刘莹教授通过一例长达5年随访的复杂病例进行向我们介绍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介绍了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的认识演变,其相关指南与药物治疗进展在国内外指南中的不断更新,并且ARNI的地位逐渐上升,同时指出心衰是一种渐进性的疾病,病情呈不可逆的断崖式进展,重点在于早期预防!早期强化多靶点规范诊治,可逆转心机重构,心功能改善恢复!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徐峰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女性慢性心力衰竭特点与管理”。从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代谢特点、临床表现、药物疗效等方面介绍了女性心力衰竭,同时指出其存在特殊性。徐峰教授提出关注并根据其特殊性制定综合管理方案,对改善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到目前为止,尚缺乏针对女性心力衰竭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期待未来能在相关领域进行更多探索!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张瑶教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了妊娠期妇女,分享了“妊娠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心衰”的内容。首先,她指出,妊娠期心脏病在中国孕产妇死因构成位列第三,其中,心力衰竭是妊娠期和产后孕妇心脏病最常见的表现,并且约60%发生在产后。随后她分析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生理性贫血、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升高、心脏结构变化都会给心衰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她指出,孕产妇因为凝血因子水平、子宫压迫、孕激素、活动量等种种因素而属于血栓栓塞的高风险人群。张瑶教授还分析了另外一个导致孕产妇死亡率升高的原因——肺动脉高压,建议肺动脉高压妇女避免怀孕。最后,张瑶教授分享了在围产期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等妊娠相关心肌病的妊娠建议。




总结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亮点频出,从临床需要、指南解读、病例分析等方面对心力衰竭分型级分期诊治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精彩的分享!丰富对心力衰竭的认知和经验,为参会的专家同道提供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呈现一场异彩纷呈,独具匠心的学术盛会,有助于切实提高临床医生心力衰竭方面的治疗以及科研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