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2024| 交流 创新 合作 提高:2024年东北心血管病大会之起搏论坛

2024-07-01 08:00:00
admin
原创
324


第一场





365医学网 分享


2024年6月21日,众多心脏起搏领域专家齐聚东北心血管病论坛之起搏论坛。本次论坛以传导束起搏作为会议重心,介绍了传导束起搏的适应症、优化策略及标准、疗效分析,并对其现状与未来进行展开分析,同时对无导线起搏器、S-ICD及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评估也进行了全面阐述。

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梁延春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樊晓寒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武敏教授以及北部战区总医院高阳教授共同担任主持。精彩的演讲阵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梁延春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樊晓寒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邢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潘文麒教授倾情讲解,诸子百家,纷纭繁杂,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起搏电生理的知识盛宴!

华伟教授聚焦于“心脏起搏技术进展”。报告伊始,华伟教授首先对起搏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讲解,紧接着介绍了无导线起搏器的发展、结构及手术过程,对希浦系统起搏的发展历程、研究证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及讲解,其次,华伟教授以心衰器械治疗为中心,对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层次分明的进行了剖析,通过CCM的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分析,结合自己多年在起搏领域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的与国际国内的同道做了分享。华伟教授的演讲引起了参会同道的热烈讨论与高度评价,为我国起搏技术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梁延春教授围绕“左束支起搏判定优化策略及标准”的讲题,对近年来诸多研究提出的不同的左束支起搏的判定标准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各个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进而强调左束支夺获个体化判定的重要性。梁延春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左束支起搏个体化的心电图标准,规避了既往左束支起搏判定标准的局限性,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在临床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樊晓寒教授的讲题主要关注了“左束支区域起搏是否具有疗效优势”。主要以左束支区域起搏的定义、分类及鉴别为切入点,阐述了左束支起搏和左室间隔部起搏在心电形态学、判定标准、临床疗效的不同。樊晓寒教授表示对于起搏依赖或具有典型LBBB、LVEF≤35%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的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较传统双心室起搏更具优势。樊晓寒教授丰富的临床经验、耐心细致的讲解,带我们一步步剖析左束支起搏的原理及疗效,让我们对左束支区域起搏有了更新的认知。

邢强教授带来了题为“血管外ICD预防心脏猝死的应用及进展”的精彩演讲。经静脉ICD的感染率始终难以降至理想水平。邢强教授通过对可穿戴式除颤器、S-ICD、ISSD等血管外ICD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介绍,以及对血管外ICD临床研究的分析,结合自己近年来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与国际国内的同道做了分享。

潘文麒教授剖析了“无导线起搏器中国专家共识及临床应用”。首先对国内外临床应用的无导线起搏器进行了简单的讲解,紧接着介绍了国内无导线起搏器的指南、专家共识及发展、结构及手术过程,对Micra、Aveir等不同类型起搏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列举多项国内外临床研究充分证实了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以及与传统的起搏系统相比无导线起搏器的优势,并结合自身经验对临床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及原因分析。随后又简单介绍了无导线联合S-ICD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进一步拓宽了无导线起搏器的应用。
第二场





365医学网 分享


近年来,致力于心脏起搏与电生理这一亚专业中国医生不断攀登学术高峰,使得中国的起搏技术在国际上取得了领跑的学术地位。2024年6月21日,东北心血管病大会之起搏论坛Session2继续为大家呈现学术盛宴。

起搏论坛Session2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张基昌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张志国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柯萍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颖雪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晶洁教授担任主席。强大的讲者阵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柯萍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永全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梁延春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学斌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许静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邹建刚教授组成。百家争鸣,精彩纷呈!

梁延春教授带来了题为“间隔部起搏分类及电生理特点”的精彩内容。左束支起搏是近年来涌现的生理性起搏技术,其技术要点是将起搏电极导线从室间隔的右侧旋入至左侧。然而,在电极旋入过程中,随着起搏输出及电极旋入室间隔深度的不同,其心电图及心腔内电图均随之发生变化。其电生理尚未明晰,给术者在术中判断手术终点造成了困扰。最新的解剖学证实,室间隔是一个双层结构,分为左室间隔及右室间隔。以此为基础,梁延春教授在国际上首次双侧间隔起搏,其以同时夺获双侧室间隔心室肌为特征。梁延春教授以一例手术实例为与会各位同道讲解了间隔部起搏的分类,并对他们的不同电生理特点加以总结。梁延春教授的报告了展示了北部战区总医院起搏团队近年来的工作成果,也进一步巩固了该团队在国内领先且国际一流的学术地位。

由李学斌教授针对“非感染电极导线的处理原则及指南推荐”进行了精彩汇报,从介绍需要电极导线处理的状况、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无功能电极导线的定义及指南推荐入手,解释了目前静脉电极导线的处理方式、适用情况。李学斌教授根据自己中心的临床实践,对静脉电极导线的拔除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为参会医生开拓眼界并提供了新思路。

许静教授带来了题为“CRT手术特殊冠状静脉植入技巧”的精彩讲座。许静教授首先对右心房及管状静脉窦的解剖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而后分别逐步引出左室扩大、右房扩大及靶静脉血管弯曲等情况下冠状静脉窦电极的植入方式,为手术医生提供了有利参考。许教授的精彩演讲结合了国内外最新进展及其中心的临床经验与大会同道交流心得,为逐步探索冠状静脉窦电极在特殊情况下的植入方式注入了新的血液。

邹建刚教授针对“LBBP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传导系统起搏与双心室起搏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进行了报告。心力衰竭伴电-机械不同步的患者需进行CRT,目前包括经典的双心室起搏及左束支区域起搏。邹建刚教授总结了最新的文献及自己的临床经验,通过对比左束支起搏/左室间隔部起搏/双心室起搏的疗效及长期临床结局,得出左束支起搏优于左室间隔部起搏和双心室起搏,而左室间隔部起搏的全因死亡风险却高于双心室起搏的结论。另外,邹建刚教授还对左束支起搏在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患者人群的疗效进行了展望,启迪了我们对左束支起搏进一步的思考。




此次NCC起搏论坛内容丰富、亮点频出,围绕目前传导束起搏的热点难点、最新进展及诊疗经验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精彩的分享,为各位同仁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这是一场丰富多彩、高潮迭起的学术盛会,希望有助于切实提高临床医生心脏起搏治疗以及科研能力。愿各位医学同道可以通过这次大会,对起搏领域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