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2024|CTO in arms 手术转播第四场总结
- 2024-06-29 19:35:00
- admin 原创
- 158
2024年6月20-23日第二十八届东北心血管病大会(NCC 2024)在沈阳顺利召开,CTO in arms论坛板块自开办以来已经历6个春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CTO介入人才。在这个初夏,各位专家学者又齐聚一堂,给我们带来了又一视听盛宴。
2024年6月22日下午上半场特邀李建平教授、邱春光教授、牛铁生教授、李军教授、张心刚教授进行会议主持及讨论等,特邀李建平教授、韩渊教授授课。
李建平教授-CTO病例精准评估与介入治疗
李建平教授主要从2个方面对此次授课进行讲述:1.CTO-PCI为什么需要IVUS;2.如何应用IVUS指导CTO-PCI。血管内超声在正向开通CTO病变过程中可以用来指导钝型闭塞开口的正向穿刺;指导正向内膜下循径(注意血管的三层结构、注意分支汇入);血管内超声在逆向开口CTO病变过程中指导逆向导丝穿刺近端纤维帽,指导Reverse CART技术(判断正逆向导丝位置;选择球囊大小;明确斑块性质);应用IVUS可以进行最重优化(选择支架大小、长短,减少术中并发症),改善预后 (减少内膜增生;降低MACE;减少支架内血栓)。
庞文跃教授带来了一列右冠钙化病例的手术转播演示,右冠钙化(可见血管轮廓样钙化),迂曲,存在粗大的锐缘支,进行边支保护后,2.5mm的耐高压扩张球囊扩张右冠钙化病变,可见膨胀不良。张心刚教授认为该患者右冠粗大,应该选用较大的旋磨头,小的旋磨无法旋磨到钙化斑块,且从球囊扩张程度看,钙化可能为偏心,旋磨可能容易损伤血管壁,操作过程中应小心。庞教授在Guidezilla支撑下,推送振波球囊支钙化病变处,经振波球囊处理后行血管内超声提示钙化环断裂,后植入支架,术后支架效果满意。
仇玉民教授正向开通右冠CTO的手术转播演示,右冠中远段闭塞,经微导管推送软导丝无法到达血管远端,随后更换Conquest导丝穿刺顺利到达血管远端,进行1.5球囊扩张后,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于右冠中远段植入支架,血流恢复TIMI 3级。邱春光教授指出,正向开通CTO病变过程中应注意对比剂剂量使用,也应注意冒烟时压力的掌握,避免形成血肿或血肿增大,该患者远端在超声下可见血肿形成,中远段已植入支架封闭破口,因此远段可以先不做处理,等待随访观察。
王前程教授正、逆向开通右冠CTO的手术转播演示,正向导丝未能顺利通过病变,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提示导丝位于血管假腔,遂启动逆向导丝,顺利通过病变进入正向指引导管内,随后正向导丝穿逆向微导管到达右冠远段。牛铁生教授提出如导丝未能进入血管真腔,启动逆向时应避免退出原导丝,原导丝起到指引作用。王教授随后对病变进行预扩张但是球囊很难通过病变,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提示钙化严重,病变弥漫,随后又应用高压球囊、切割球囊、振波球囊等处理并植入支架,效果良好。
韩渊教授-TAVR合并冠心病介入策略
韩渊教授带来的经验分享提出主动脉瓣狭窄行TAVR后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对介入医生是一种新的挑战,原因是做TAVR的医生不一定是冠脉介入医生,放入瓣膜后主动脉根部结构发生形变,或瓣膜、瓣架阻挡冠脉开口,指引导管无法顺利到达冠脉开口。对于此类患者开展冠脉介入治疗应选择合适的血管入路,术前完善CTA检查明确冠脉口及瓣膜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判断冠脉高度及窦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可以选择Guidezilla辅助,可以选择导丝漂浮技术进入冠脉开口或者必要时采用微导管辅助,年轻患者尽量选择球扩瓣。
钱杰教授带来一例左回旋支闭塞的病变,远端未见逆向侧枝,没有逆向手术机会,正向可见“小岛”,下方存在微通道,应用平行导丝技术开通左回旋支病变,造影可见血管较小,应用药物球囊扩张,血流恢复TIMI3级,血管近段可见线性夹层影像,观察数分钟后无变化。张心刚教授提出该患者从影像上左回旋支近段可夹层影像,可能存在真假双腔,不建议植入支架,可随访观察。
2024年6月22日下午下半场特邀陆浩教授、韩战营教授、林松教授、张金良教授、隋立有教授、韩渊教授进行会议主持及讨论等,特邀Imad Sheiban教授授课。
Imad Sheiban教授-Undilatable calcified coronary lesions : Which is the gold standard lesion preparation strategy
Imad Sheiban教授报告中指出中重度钙化好发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临床常见并发症如支架脱载、支架膨胀不良、手术过程中并发症如夹层,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等。随后又讲解了IVUS和OCT对钙化病变进行分层的方法及相对应的处理方案,如旋磨、振波球囊、切割或棘凸球囊、激光销蚀术的操作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
邱春光教授正向开通左前降支病变一例,该患者右冠既往植入支架,虽然逆向侧枝较好,但考虑到导丝侧枝走行受到支架影响,故采取正向开通,导丝进入左前降支,微导管无法通过,对角支进入导丝后,采用球囊锚定后,对左前降支反复进行进行球囊扩张,改变斑块结构,随后球囊通过病变,行血管内超声可见钙化较重,血管远端直径较小,换成耐高压球囊扩张,球囊膨胀效果良好,随后近端植入支架。隋立有主任提出血管远端直径较小无法放入支架,可考虑近端植入支架后,远端随访观察。
何勇教授带来一例左前降支近段闭塞的病例,右冠侧枝较好,粗大,造影可见闭塞段不长,左冠造影可见左主干发出细小分支,考虑为左前降支残端,中间支行血管内超声后可见左前降支入口,根据超声指导,导丝顺利通过闭塞病变至左前降支远段,预扩后植入支架,血流恢复TIMI 3级,效果良好。韩战营教授点评说血管内超声的正确应用可以减低手术难度,提供更好指导,在正向无法判断导丝入口时及时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提供正确指引,提高手术效率。
周斌全教授进行了右冠既往开通失败一列的手术演示,右冠近端迂曲,分支较多,左冠可见逆向侧枝良好,但是较为迂曲,首先尝试正向开通,但导丝走行至右冠中段时正逆向造影无法判断导丝方向,遂启动逆向,当逆向导丝与正向导丝重叠是进行多体位投照判断导丝走行方向,结果多角度均重合,故逆向进攻闭塞病变,在各位专家的积极讨论及指导下,最后逆向导丝成功穿入正向微导管,手术成功。
伴随着专家热烈的掌声,会议落下帷幕,期待下一年的重逢。各位专家不远万里奔赴而来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及精彩绝伦的手术表演,为年轻医生分享极具教育意义的CTO病例,为我国CTO领域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