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2024丨术精岐黄、誉满杏林:PCI围术期及心律失常的风险控制与规范化治疗专场
- 2024-06-24 20:15:00
- admin 原创
- 165
2024年6月22日,东北心血管病论坛之PCI围术期及心律失常的风险控制与规范化治疗专场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会议提出ACS患者在PCI过程中不仅是放支架及药物球囊,更多要关注心肌功能的保护及心律失常的观点。本会围绕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抗栓治疗及心律失常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本专场由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贺玉泉教授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苑海涛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嘉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鸣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及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丽敏教授担任讲者,群英荟萃,精彩纷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带来了题为《从理论到实践,安全抗栓新风向-从OPTION到ASPIRATION》的报告。首先指出了由于胃肠道不良反应,限制了阿司匹林的应用,改变以阿司匹林为基础的DAPT策略也是一种解决的方案,并详细的介绍了OPTION研究,研究表明心肌肌钙蛋白阴性并接受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使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12个月不劣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证实了在P2Y12受体抑制剂的基础上,吲哚布芬代替阿司匹林是可行的,可以降低1年净不良临床事件风险。并解读了ASPIRATION的研究,讲解了在真实世界中,吲哚布芬DAPT与阿司匹林DAPT相比,具有相同的MACCE事件风险,吲哚布芬PCI术后出血风险显著低于阿司匹林。候教授最后指出,随着医学的发展,在各种抗板药物都能达到有效抗栓的现在,临床工作者更应重视抗栓方案的安全性,把握缺血与出血的平衡,提高临床净获益。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丽敏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早搏的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讲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我们介绍了室性早搏的诊断以及危险分层。室性早搏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对于无结构性心脏病且症状轻微进行健康教育、安抚;而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恰当干预。第二部分讲解了室性早搏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治疗,虽然导管消融术用于室性早搏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药物治疗仍是最基础的治疗手段。最后,刘教授提出对于室性早搏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众多研究表明结合中医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获益,益气养阴是室性早搏的主要治法,例如炙甘草汤和芪冬颐心颗粒,可将中西医结合作为治疗新策略,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单用中药或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案。
会议最后,与会专家对ACS患者PCI围术期心肌保护策略和早搏的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各抒己见,学术氛围浓厚,参会人员均表示收获满满,不虚此行。苑海涛教授对本会进行了总结发言,对此次与会的专家同道表示了感谢,也对此次会议的主题分享表示了认可,并期待在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位专家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