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2024|技术与挑战: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新进展论坛(6.21)侧记

2024-06-22 09:40:00
admin
原创
188


365医学网 分享

2024年6月21日上午,东北心血管病大会之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新进展论坛准时在沈阳线下进行。受大会主席韩雅玲院士的邀请,多位国内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共同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本论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和治疗理念,重点阐述了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的新进展,为大家呈现一场学术盛宴!




本论坛共分为两部分:Session1由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曲鹏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北部战区总医院王耿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韩渊教授担任讨论专家,讲者则由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吴永健教授、日内瓦大学医院的Marco Roffi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宋光远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冯沅教授组成。Session2由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北部战区总医院梁振洋教授李洋教授担任讨论专家,讲者则由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飞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的方臻飞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的王斌教授组成。

吴永健教授“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值模拟助力TAVR技术发展”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吴教授首先指出,TAVR影像与人工智能数值模拟技术的结合,为当前临床上存在的诸多痛点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高精度的模拟和数据分析,该技术能够准确预测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带来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体验。吴教授强调,人工智能数值模拟技术在TAVR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还能够为器械研发提供精准的指导。通过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手术操作,研究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手术过程中的力学变化和生物反应,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和生物相容性的医疗器械。此外,吴教授还指出,人工智能数值模拟下的TAVR技术正符合当前医疗领域精准化、功能化的发展方向。在追求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同时,该技术还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后,吴教授展望了未来,他表示:“人工智能深度绑定TAVR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一技术将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接下来Marco Roffi教授分享了“Management of vascular complications during TAVR”的精彩内容,讲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TAVR手术中的血管并发症情况,特别强调了技术发展对手术效果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瓣膜技术的进步,如更小尺寸的导管鞘的出现,使得手术过程更加精准和高效。此外,他还分享了一些降低并发症风险的方法,如术前的CT扫描评估、超声引导下穿刺等。还特别强调了治疗TAVR并发症时的注意事项。他建议,医生需要熟悉手术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包括导管鞘、球囊和覆膜支架等,并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在出现出血等并发症时,应及时使用相应的药物或手段进行干预。

宋光远教授则围绕“极简式TAVR的应用进展”展开精彩讲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极简式TAVR已逐渐成为新趋势。这种手术方式在保证患者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了医疗成本。然而,要实现真正的极简式操作,每个医疗中心都需要在保证安全性和医学经济学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经验对流程进行细化和调整。安贞心脏瓣膜介入中心正是这样做的,在充分的术前评估和病人选择的基础上,中心通过不断的技术学习和积累,成功实现了极简式TAVR手术。这种手术方式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中心医护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实力,更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冯沅教授进行了一场关于“自膨瓣TAVR术中释放体位的选择”的精彩演讲,冯教授的专业解读和独到见解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冯教授特别针对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术中瓣膜释放体位的选择进行了重点详细的讲解,尤其提到了无冠窦平行法的应用。他解释说,无冠窦平行法是一种创新的手术技巧,可以进一步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冯教授还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让与会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李飞教授“单纯返流TAVR治疗的患者选择”为题展开了自己的讲述,李教授指出:1.TAVR治疗单纯AR是off-label且极具挑战的病例。2.解剖上往往存在扩张的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术中对瓣环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结构缺乏参照。3.挑选合适的病例,自膨胀瓣膜治疗单纯返流的患者是可行的。4.器械进步、解剖结构的充分认识可以大幅度提高AR-TAVR的成功率和手术效果。

方臻飞教授围绕“TAVR并发症处理”为题开始自己的汇报,方教授强调TAVR技术在治疗主动脉瓣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尽管TAVR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如微创、恢复快等,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并发症风险。因此,对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和预防,是确保TAVR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王斌教授以“抓捕器辅助导丝跨瓣”为题展开了自己的讲述,王教授指出当使用圈套器(Snare)时,导管将保持极高的稳定性,并为导丝提供强大的支持力。这使得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更加精准地操纵导管,确保主动脉瓣输送系统能够顺利指向主动脉瓣。通过这种方式,穿过主动脉瓣的可能性得到了显著增加,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还降低了手术风险。由于具有强大的支持力,医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地调整瓣膜位置,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并发症风险。同时,由于该技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术后操作的时间和成本,患者也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




本次论坛探讨了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的新进展,包括技术和器械的创新,手术技巧的提高以及临床应用的拓展。这些新进展为治疗主动脉瓣疾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