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F 2023 | PCI优化新时代专题会报道(6月17日)
- 2023-06-26 15:20:00
- 乔明月 原创
- 498
会议伊始,韩雅玲院士通过视频向所有与会专家致以热烈欢迎,并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已证明腔内影像和功能学指导可以优化PCI患者的即刻和远期预后,而我国目前的临床应用率平均不足10%,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普及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的规范化应用,推动优化PCI治疗是冠脉介入治疗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希望本场活动能够聚焦PCI优化,进行深入学术分享与探讨,令与会专家听众有所收获。
候静波教授:OCT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聚焦
首个专家讲座中,候静波教授结合前沿循证研究证据和丰富的OCT实战经验,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了今年发布的OCT中国专家共识的重要指导价值。随着诸如ILUMIEN、LightLab、EROSION等系列研究结果的发布,OCT技术已经在全球PCI最新指南中升级为IIa级推荐,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发挥了独特的价值。今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持发布的OCT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对OCT的标准化操作及图像解读,以及指导ACS治疗、指导复杂病变治疗、支架失败病变中的应用等场景中的获益均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阐明了OCT在诸如MINOCA病变、非开口左主干、指导药物球囊植入及远期评估等新领域的价值,进一步明确了OCT的临床应用指征,为OCT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FFR部分中,郭丽君教授详细讲解了冠脉血流分数在PCI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的意义,并解读了FFR作为冠脉血运评估的“金标准”的独特临床证据。长期的循证医学探索显示,FFR作为评估病变与心肌缺血的一项特异性指标,拥有不受心率/血压/心肌收缩力影响、界值明确、反映测支血流等特点,能够可靠地作为临床对病变是否进行介入干预的依据。随着冠脉功能学领域的不断发展,FFR不仅在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等临床治疗场景中带来显著获益,同时也有诸如R3F、RIPCORD、TARGET FFR、FFR-FRIENDS等试验数据不断出台,证明其数据和Pullback曲线在改变手术策略、优化即刻效果、预测患者预后等方面均能提供独特的价值,而诸如Pullback曲线、静息指标等技术的问世与普及也进一步扩展了功能学指导PCI优化的应用范围和前景。因此,临床术者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善用以FFR为代表的功能学工具,最大化血运重建的获益。
在实战分享环节中,钱杰教授分享了FFR指导弥漫长病变的精彩病例,进一步展示了FFR全程指导PCI治疗的标准操作和临床获益。
本次会议由刘斌教授主持对学术环节进行点评讨论,并由郭丽君教授、钱杰教授、齐斌教授、延荣强教授一同针对讲座内容进行点评。刘斌教授在会议总结时指出,随着PCI步入精准医疗时代,OCT与FFR两项技术分别能从血管形态和心肌血运两个角度对病变做出准确评估,发挥了不可替代,互为补充的临床价值。从本场活动中可以看到,随着PCI进入精准时代,OCT、FFR两项技术的意义愈发明显,也进一步于临床获得了普及。相信随着我们的临床实践不断深入,中国的PCI优化水平必将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推动PCI在中国的精准化、精细化发展,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价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