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2024丨凝神聚力 继往开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指南解读会召开
- 2024-06-24 20:25:00
- admin 原创
- 364
韩雅玲院士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指南解读会开幕致辞中对参会专家和代表们表示热烈欢迎!近年来多个心血管病诊治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新证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协会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并联合多个学组和专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在旧指南基础上制定了2024版的中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和管理指南以及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中国专家建议。
2024年6月21日,2024东北心血管病大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指南解读会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的多位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先后解读并探讨了心血管领域新证据、新进展和新指南推荐,最后以别开生面的媒体提问专家解答的方式解开了公众的一些疑惑,为本次大会增光添彩。
本次论坛由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担任主席。《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付晓霞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田庄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宁教授担任主持。指南解读专家组由北部战区总医院李毅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组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对指南进行了全面解读!
李毅教授解读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的要点内容,着重介绍了相比于2016版指南不同的36条新增推荐意见和25条修订推荐意见。时隔8年更新的2024版指南,不仅结合了最新临床证据和经验,也同时考虑了我国国情,在危险分层策略、抗栓治疗、有创治疗、合并疾病处理和长期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更新。其中新增了无创影像学检查推荐,新增了OPT-CAD评分及ARC-HBR评分为临床危险分层提供更多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在抗栓治疗中,对于中国患者P2Y12受体阻滞剂的选择、双抗血小板药物时长和长期抗血小板治疗选择与以往相比有较大不同。
张抒扬教授解读了《中国心力衰竭和治疗指南2024》的主要更新和强调内容,新指南细化了心衰的分类,新增了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这一重要分类。强调了干预心衰危险因素的重要性,并对各类慢性心衰的管理和药物治疗进行了重大更新,推荐ARNI/ACEI/ARB、β受体阻滞剂、MRA、SGLT2i四联疗法作为HFrEF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案。新指南也更新了急性心衰的评估内容和慢性HFrEF合并房颤的管理流程,新增了终末期心衰的定义标准。
袁祖贻教授解读了2024版《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新指南将术语“稳定性冠心病”更新为“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并明确定义适用患者的5种类型。本指南是我国首部针对CCS患者诊断及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涵盖了CCS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细化了CCS患者辅助检查流程和推荐、高缺血和高出血风险分层、抗栓治疗流程和包括合并症及特殊人群的最新管理建议。中国已经步入中度老龄社会,CCS指南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我国CCS患者管理水平。
陈绍良教授解读了《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中国专家建议》,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机制和诊断入题,强调了交感神经学说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后陈教授从手术操作流程和个人临床经验中详细阐述了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是如何通过对肺动脉主干及左肺动脉口3个黄金消融靶点进行局部交感神经消融来达到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目的。这一术式开创了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新纪元,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出其良好的疗效和广阔的前景,为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本次指南解读结束会之后,还安排了媒体提问环节。来自医师报、365医学网、医脉通、健康报和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等媒体朋友,针对各指南更新亮点和意义、新技术学习难度和患者如何获益等方面对各解读专家分别进行了提问,各解读专家针对媒体关注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不仅使参会人员有了更深入了解,而且传播范围更广,有力促进相关疾病的规范化诊治。
在本次《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指南解读会中,各解读专家均亲自参与了指南的制定,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条分缕析地对指南更新的内容、依据进行了细致解读,并结合个人经验,亲授临床实践中的诊疗体会。既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意义,又有返璞归真的生动实践。特别是在各指南中均有来自中国原创研究的循证证据,对于我国人群的临床实践更有针对性,为推动我国相关疾病诊疗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依据和遵循。未来,我国需要更多基于中国人群的原创研究丰富和指导临床实践,让国际舞台听到更多中国声音,我国患者能得到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