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2024丨慎思明辨,行稳致远——血脂管理论坛圆满召开!

2024-06-24 20:05:00
admin
原创
606


365医学网 分享

“心血管疾病不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也是我们必须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关键领域。在本次论坛会议上,我们将深入探讨血脂异常管理和治疗最新策略,分享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讨论如何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通过我们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希望能够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科学进展,探索更有效的疾病管理方法。感谢大家的参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大会主席韩雅玲院士开幕式致辞主旨。

2024年6月21日,东北心血管大会之血脂论坛在沈阳如期举行,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随着心血管疾病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血脂异常——作为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其积极管理与治疗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东北心血管论坛之血脂专场应运而生,旨在深化学术交流,推动血脂管理的科学进步。

本论坛特邀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大林教授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保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北部战区总医院马颖艳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史旭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苗驰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沈正教授担任讲课嘉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范谦教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丽敏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子新教授担任讨论嘉宾。百家争鸣,精彩纷呈。



马颖艳教授:ACS院内血脂管理面临挑战,PCSK9抑制剂临床应用再添新证

马颖艳教授指出当前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院内血脂管理面临较大挑战。荟萃分析发现,ACS院内起始联合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可快速大幅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且,ACS院内起始联合PCSK9抑制剂,显著提高1月时实现LDL-C<1.4 mmol/L患者比例。然而当前国内外在ACS院内LDL-C管理方面均面临挑战,联合使用PCSK9抑制剂比率很低。此外,依洛尤单抗治疗抗炎、稳定斑块以及再更广泛人群中应用得到新研究的支持。

张波教授:优化ACS血脂管理方案,改善患者从易损期到长期的心血管结局

张波教授在其分享中强调ACS存在易损期,首1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高,死亡率占5年内总死亡率一半。降低1年内残余心血管风险是当前主要未被满足医疗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易损斑块破裂是ACS复发重要原因,因此,易损斑块管理对于降低易损期高心血管风险至关重要。多项研究显示,强化降脂与稳定、逆转斑块显著相关。依洛尤单抗强效持久降脂、易损期内稳定/逆转斑块、改善心血管结局的证据确切,长期有效性安全性优,有望改善 ACS 易损期乃至长期管理。

史旭波教授:基于降脂理念与临床获益,优化临床PCSK9抑制剂选择

史旭波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在临床实践中,基于“早、低、久”的降脂理念与临床获益,优化患者PCSK9抑制剂治疗选择。目前,我国临床适用的PCSK9抑制剂主要有3大类,并且3类PCSK9抑制剂在降LDL-C速度、幅度,对斑块与临床事件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依洛尤单抗起效时间更快,能在更短时间内将LDL-C降至理想水平,且具有充足的逆转和稳定斑块的证据链,长期心血管获益确切,此外,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已在长期随访的大型研究中获得充分验证。由此可见,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依洛尤单抗治疗能充分贯彻了“早、低、久”的降脂治疗理念。


苗驰教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依洛尤单抗长期治疗显著稳定逆转斑块

苗驰教授分享了一份经典病例,涉及一位71岁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患者主诉发作性胸痛5年,再发2周加重2天,患者接受了抗血小板、他汀、降糖等药物治疗和冠脉支架植入术,并增加了依洛尤单抗,以强化降脂治疗。随访一年,患者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维持在较低水平,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显示,斑块缩小,内膜-中层厚度稳定。苗驰教授通过这份病例强调了对极高危ASCVD患者进行早期强化降脂治疗的重要性。

沈正教授:ACS患者术后强化降脂,有助于冠脉病变长期稳定和获益

沈正教授介绍了一份病例,患者,67岁男性,主诉胸闷2个月以上。既往有2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021年11月,患者因冠心病接受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手术。术后规律服用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以及他汀、依洛尤单抗等药物。3月后复诊,患者LDL-C维持在较低水平,斑块缩小。患者目前病情稳定,无胸闷胸痛等症状。

精彩内容分享后,在李保教授的主持下,与会的专家学者就临床领域内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以下是对讨论中要点内容的精炼总结。

范谦教授:在ACS患者中,依洛尤单抗治疗应当尽可能早 。其稳定斑块的作用可能在启动治疗后4h内就发生了,1个月就能被发现

对于ACS患者,早期实施强效降脂治疗至关重要。依洛尤单抗应用后能迅速降低PCSK9水平,24h后LDL-c开始下降,3天血脂达标率可达98.6%。并且,依洛尤单抗还能改善炎症标志物,助力斑块稳定,防治斑块破裂。重要的是其稳定斑块作用可能在启动治疗后4h内就发生了,一个月时能观察到了。此外,早期入院使用依洛尤单抗显著降低一年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对于ACS患者,尽早启动依洛尤单抗治疗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一大利器。沈教授补充道,依洛尤单抗降脂治疗是“短稳定”,虽然是半个月一次,但是血脂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小干扰RNA(siRNA)降脂是“大波浪”,虽然半年一次,但是血脂水平变异呈波良型,目前看,“短稳定”优于“大波浪”。


刘丽敏教授:ACS患者尽早使用,长期使用可实现斑块稳定和逆转

研究发现依洛尤单抗能够在短至4周内开始显示斑块稳定的迹象,而6个月至18个月更长时期的治疗,能够观察到斑块的稳定及逆转。该结果证实了强化降脂治疗在控制ACS及预防心血管事件中的核心作用。


张子新教授:虽均为靶向PCSK9的药物,依洛尤单与siRNA药物作用机制差异带来临床效应的不同

依洛尤单抗作为PCSK9抗体,直接与循环中的PCSK9结合,迅速增加肝细胞的LDL受体,快速降低LDL-C。相较之下,siRNA药物通过干扰PCSK9 mRNA抑制其蛋白合成,逐步增加LDL受体,缓慢降低LDL-C。这种机制差异导致了两者在临床上起效速度和LDL-C降幅不同。


李保教授:血脂管理中,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实现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

李保教授对本次讨论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他强调,讨论的主题紧扣临床实践,对日常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早期开展强效降脂治疗,对于ACS患者而言至关重要。依洛尤单抗已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展现出重要潜力,长期治疗更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考。这些讨论加深了我们对血脂管理理解,并为未来临床实践和研究开启新道路。

贾大林教授:汇聚群贤,共谋发展,推动血脂领域创新

在血脂论坛专场闭幕环节,贾大林教授总结指出,本次论坛成功集结了多位心血管疾病和血脂管理专家。目前ACS血脂达标率仍较低,为早期快速降低LDL-C水平,联合PCSK9抑制剂是一项重要策略。贾教授强调,本次会议加深了与会者对心血管疾病特别是ACS治疗的理解,并明确了未来研究方向。他感谢所有参与者的贡献,并期待通过学术交流和研究创新,推动该领域进一步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