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F 2023 | 东北心血管病论坛之CSC-介入学组论坛专场报道
- 2023-06-28 09:47:00
- 乔明月 原创
- 749
2023年6月17日,东北心血管病论坛之CSC冠脉介入学组论坛专场在沈阳隆重召开,本专场专家们针对PCI等相关问题做出了深刻讨论,分别解答了“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是否应该择期完全血运重建?”、“如何攻克逆向CTO并提高CTO PCI的效率?”、“复杂PCI治疗是否应该优选腔内影像?”、“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抗栓治疗出血风险?”等问题;阐述了冠脉功能学在PCI中的应用、心源性休克实践中的选择、Lp(a)血症、PCI治疗AMI术后获益来源新进展;并探讨了比伐卢定在PCI的应用价值及CHIP钙化病变的器械选择等问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本专场由两个半场组成,上半场由北京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杨跃进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丛洪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史冬梅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李娜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张权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邀请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高传玉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斌教授、北京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窦克非教授、山东省立医院苑海涛教授、广州南方医院郭志刚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丽君教授带来精彩的学术报道。
张斌教授带来了“如何客服逆向CTO PCI的难点?”的讲课,张教授提出在行逆向PCI技术时首先要改进冠脉造影并重视指引导管的选择,在造影过程中注意放大倍数,不要随便移床,要进行多体位投照和对侧造影,其次是要选用逆向PCI需要的超强器械,克服导丝、微导管通过侧支循环的难点,选用超滑导丝和新型微导管,张教授还强调在通过侧支循环时要结合术者的经验,并通过相关病例分享了克服逆向CTO PCI的经验,给在场的听众带来深刻印象。最后张教授总结道克服CTO PCI的难点是逆向导丝通过侧支循环和通过CTO,初学者可以尝试室间隔侧支循环和直径较大的外膜侧支循环,通过0级室间隔侧支循环是难点,需要注意结合室间隔解剖结构和PDA的大小,CART技术是通过CTO的主要技术,应该积极应用,同时也可应用AGT技术并结合其他方法,以极大提高逆向PCI效率。
窦克非教授带来了“如何提高CTO PCI效率?”的精彩演讲,窦教授指出要想提高CTO PCI的效率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打没准备的仗,要根据标准的双向造影提前制定首选介入治疗策略;其次分别提高正向和逆向介入治疗效率;最后是要把握节奏,及时切换策略,注意适时收手。此外,窦教授还通过病例分享详细的讲述了提高CTO PCI效率的方法,给大家提供了当遇到近段纤维帽显影不清、器械通过困难、导丝进入内膜下等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在场的听众受益匪浅。
苑海涛教授带来了题为“冠脉功能学在PCI中的应用”的讲座,对该FFR、QFR、IFR、CT-FFR等冠脉功能学检查做了全景式回顾及前沿性介绍,苑教授对FFR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并对国内外各个学会和指南共识对FFR的推荐意见做出了精彩的总结,指出FFR是冠脉功能评估的“金标准”,此外苑教授还对临床中常见的冠脉功能学评估技术作了概述,并指出我国冠心病的诊断现状:"形态学"技术为主,在功能学检查技术上应用比例较低,鉴于以形态学为主导的传统冠心病诊断方法的局限性,冠心病的诊断急需进入从形态学迈向功能学的精准时代,传统和新型冠脉功能评估技术将得到迅速发展。
郭志刚教授分享了“降低冠心病残余风险:高Lp(a)血症研究新进展”的精彩演讲,介绍了Lp(a)的结构、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机制及在心血管领域方面的应用,强调一级预防人群,应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分层降脂治疗;二级预防 ASCVD 患者, LDL- C 降低50%且 LDL - C <1.4mol/L (55mg/ dL ),对于多次 MACE 患者可将 LDL-C <1.0mol/ L (40mg/ dL );Lp(a)是 ASCVD 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存在因果关系;风险人群应尽早进行 Lp ( a )筛查,当发现 Lp ( a )升高(国内:30mg/ dL ;国外:50mg/ dL )时,可考虑比一般人群推荐目标更严格的 LDL - C 目标值,同时尽早开始降 LDL - C 治疗,以降低 ASCVD 风险。
郭丽君教授分享了“复杂PCI治疗优选腔内影像还是单纯造影指导?”的话题,首先郭教授详细地解释了复杂冠脉病变地分类,并以临床研究为依据,分别针对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钙化病变及长病变选择腔内影像学特点进行了解读,并对比了IVUS及OCT两种检查的优缺点,强调复杂PCI应优选腔内影像指导。
下半场由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向定成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志辉教授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邀请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曾春雨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陶凌教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向定成教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李浪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王前程教授带来精彩的演讲。
向定成教授带来了“STIMI合并心源性休克实战中的选择”的讲座,向教授首先复习了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指出我国高危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比例低下的主要原因为病情发展快、患者及家属不愿意及介入医生不愿意承担PCI围手术期的高风险等三方面因素,强调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早期行再灌注治疗是挽救生命主要甚至是唯一选择;医师应该根据临床情况综合评估,注意血流动力学支持;最新指南不支持同期处理Non - IRA ,但临床应综合分析慎重决策。
本场会议内容丰富,亮点颇多,聚焦冠脉介入研究最前沿,现场专家们讨论热烈,也从多个角度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之后CSC介入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