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F2021|CSC--心脏康复学组专场报道(6月17日)

2021-06-21 13:56:00
admin
原创
613

2021年6月17日,东北心血管病线上论坛之CSC--心脏康复学组专场在线召开,众多国内心脏康复学专家齐聚心脏康复学专场。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韩雅玲院士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心脏康复学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肯定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优势作用,同时介绍了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脏康复科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已完成14000余例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今年5月中华医学会第26届理事会及代表大会上,CSC因成绩突出,首次被中华医学会评予“优秀专科分会”和“优秀抗疫集体”,成为中华医学会89个专科分会中13个”双优分会“之一,这其中有心脏康复学组的重要贡献,在此向心脏康复学组各位委员的努力和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由衷的欢迎。


21.pn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在致辞中向我们首先介绍了当今国内外心脏康复学的发展,心脏康复从早期心肌梗死患者要求绝对卧床到如今的心脏康复逐渐结合康复与预防共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强调心脏康复是一个整体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运动、心理、营养和戒烟五大处方,各个方面要密切配合,缺一不可。要推动中国心脏康复高质量发展,推动心脏预防从二级预防向一级预防转变,展望未来心脏康复学的发展应更便捷,更低成本,走进千家万户,更加便捷的服务人民,同时督促临床医生应从患者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png

23.png

 

会议第一部分由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边惠萍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凌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梁延春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曦艳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张剑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张权宇教授组成了主席团并主持了本次会议讨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新春教授,大庆油田总医院范志清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沈玉芹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丁荣晶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郭兰教授担任讲者,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专题授课。


24.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新春教授向大家讲述了房颤与心脏康复的内容,强调房颤的康复应合理地恢复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预防卒中等血栓栓塞并发症,要注意运动的时机,个体化地选择运动强度,在不宜运动时及时终止,加强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多学科共同合作。


25.png

 

大庆油田总医院范志清教授的讲课关注了HIIT在心血管疾病康复中的应用,传统观点认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的运动疗法宜采用中等强度持续性训练(MICT),但近期研究显示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能够带来更大的心血管收益,这将有利于HIIT在心脏康复中的更深入的研究探索。


26.png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沈玉芹教授带来了CHF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同质化运动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肯定了应用医院-社区-家庭多元化模式管理CHF患者可减少再住院率和心源性死亡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展望医院-社区-家庭同质化运动康复服务体系对于CHF患者拥有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27.pn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丁荣晶教授分享了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专家共识解读,强调了家庭康复中心的的建设,表明家庭康复中心是医院心脏康复科的延续,强调了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作用。


28.png

 

广东省人民医院郭兰教授从病例开始分享了双心患者的运动训练治疗,描述了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的情况,通过体育活动(PA)得到了症状的改善,将PA与心理健康结果联系起来,表明有氧运动训练对抑郁症的影响,通过PA与药物的治疗效果对比,强调未来的研究应明确运动与心理健康联系的神经和行为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同时将神经可塑性的表型标记物整合到干预发展中,以优化干预投入。还应该系统的评估和量化不同参与者之间自我调节技能的个体差异,随机对照试验使优化设计来确定启动神经可塑性的相对重要性,以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结果。


29.png

 

会议第二部分由辽宁省金秋医院刘培良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张剑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子新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健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王珺楠教授组成了主席团并主持了本次会议讨论。江苏省中医院王磊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曹鹏宇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孟晓萍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顺霖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遂心教授担任讲者,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专题授课。


30.png

 

江苏省中医院王磊教授讲述了以功能为导向的冠心病心肺运动试验的特征解读,表明心肺运动实验可以同时观测患者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对同一运动应激反应的实验,心肺运动实验相对于运动平板实验,更准确的诊断心肌缺血,关于冠心病患者氧脉搏和ΔVO2/ΔW轨迹的实时变化,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二者过早地进入平台期或下降,增加氧脉搏和ΔVO2/ΔW轨迹可协助排除心电图检查假阳性的患者,对于VO2peak,由于VO2peak变化范围较大,需将实际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纳入评估中,此外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评估有重大意义,并且因呼吸困难终止运动的患者预后更差。


31.png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曹鹏宇教授分享了从血气分析的角度看心肺运动负荷试验的参数解读,阐述了呼吸代偿性的反应机体的代谢状况,以及内外呼吸之间的转化,通过AT,peak-VO2、ΔVO2/ΔW、MVV-Peak VE等指标来反映运动耐量、骨骼肌功能、心功能、自主神经功能、血管扩张功能、肺、骨骼肌/肺血流等器官功能。


32.png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孟晓萍教授用富有激情的演讲,给大家带来了印象深刻的一课,用一个个自己身边的病例,向我们传递了要“让人文精神照亮康复医学”,用胡大一教授的亲身经历强调了要在临床工作中用“人文精神”对待患者,从患者的利益出发,要做到“看的是病,给的是心”。


33.pn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顺霖教授分享了“心脏运动康复——力量训练实操 ”,在心脏的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强调个性化,表明危重症心脏运动康复不是呼吸治疗而是心脏恢复功能,在心脏康复过程中要考虑心脏的容量负荷(前负荷、后负荷),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恢复流程,徐顺霖教授总结为”四步法”第一步认知和评估患者鼓励患者“动起来”,第二步脱离机械辅助呼吸,恢复自主肺功能和姿势的建立,第三步呼吸的重建,自身力量和本体感觉的恢复,最后一步,循序渐进从有依靠坐起,到无依靠坐起,再到辅助站立,最后自主站立,同时心脏康复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也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做到心脏康复治疗的规范性,切身从患者角度出发。


34.png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遂心教授报告了“成功起步开展心脏康复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从国内外心脏康复医学的发展,结合自己中心的心脏康复项目的开展情况,汇报了本中心影响心脏康复起步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开展高质量心脏康复的影响因素。对于刚刚起步或计划开展心脏康复机构的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刘遂心教授还汇报了自己中心最新的关于“我国运动负荷实验安全性的单中心研究”(目前最大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湘雅医院心康中心),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应该加速心脏康复项目的发展,鼓励更多机构参与进来,在初期成功开展的同时提升质量。


35.png

 

会议最后,北部战区总医院张剑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


总结:这场特殊的线上学术盛会内容丰富、亮点频出,多方面展现了心脏康复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各位专家在临床工作中总结的临床经验,为各位同仁呈现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学术盛宴。为今后的心脏康复学临床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