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沈阳站开幕

2021-06-19 10:13:00
admin
原创
381


6月18日,在东北心血管病论坛期期“2021年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第四站--沈阳站在北方医院王祖禄教授和大力协调下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了三十余名业内顶尖专业参与演讲与讨论。涉及《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分型和防治原则》《PCI时代规范化溶栓临床问题解答》《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溶栓及转运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管理新策略》《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风险评估和临床处理》《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心房颤动的卒中危险评估和抗凝治疗管理进展》《心房颤动的诊断、临床危害和处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共性和个性》《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发病率、诊断和处理》《顽固性高血压诊断和治疗要点》《提高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和方法》《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干预治疗》《心力衰竭的分类、诊断和治疗进展》《非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心肾综合征的临床处理要点》十六个课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心血管诊疗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分型和防治原则》分享自己观点。根据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可以将冠心病分为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大多数ACS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改善冠脉供血、降低心肌氧耗、控制危险因素。一般采用生活方式干预,使用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或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三方面。冠心病的三级预防,其主要是针对冠心病的不同时期进行的不同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冠心病的危害,减少冠心病的致残率,致死率和其他后果。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张萍教授进行讲述。快速型心律失常,除PSVT外,AAD仍让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效果欠佳,且副作用大。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仍是 williams分类方法,它根据电生理和药理机制分为钠通道阻滞剂(Ⅰ类)、B受体阻滞剂(Ⅱ类)、钾通道阻滞剂(Ⅲ类)和钙通道阻滞剂(Ⅳ类)等四类。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对心律失常也有治疗作用的腺苷、地高辛、阿托品等未能包括在内;某类药物可兼有多种药理作用,如Ⅲ类中的胺碘酮同时也有Ⅰ、Ⅱ、Ⅳ类作用。在兼顾安全性的基础上,以胺碘酮为代表的Ⅲ类药物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线药物,而有多通道复合阻滞作用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应用前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韩凌教授对《顽固性高血压诊断和治疗要点》进行授课。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更是心血管合并症的高危人群。顽固性高血压是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完全依从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高的患者。顽固性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肾脏事件、全因死亡等不良健康结局相关;动态血压监测是诊断顽固性高血压的金标准;这种方法能区分单纯性夜间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和白大褂高血压;根据 AB/CD 原则,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一线降压药物,如噻嗪类或噻嗪类似利尿剂、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剂 (ABR),尽可能扩大利尿治疗、加螺内酯等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MRA)等。一旦诊断顽固性高血压,药物仍是治疗的基石。

会议在专业心血管疾病同道的支持下,努力传播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立在提高全科医师对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