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F2018】韩雅玲:团结各方力量,整合学术资源——2018东北心血管病论坛前瞻

2018-06-06
NCFMD
原创
465

2018东北心血管病论坛(NCF)、辽宁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学术会议、辽宁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学术会议即将于2018年6月8日~10日在辽宁沈阳召开。针对此次会议,《门诊》杂志特邀大会主席、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分享大会亮点。



《门诊》: NCF创办至今已有二十二年,每年的会议内容以及举办形式都非常精彩。今年的会议内容及形式有怎样的亮点?与以往相比,今年又有哪些不同?


韩雅玲院士:今年的NCF将继续与 Circulation 等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合作,邀请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通过专家讲座、手术转播演示、论文宣读、病例报告、壁报交流和卫星会等方式,全面展现心血管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与新趋势。本次会议将结合行业热点设定冠心病诊治、心律失常诊治、结构性心脏病诊治、血栓防治、心力衰竭和高血压诊治、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预防/康复、超声影像研究、心血管护理等专题论坛。

NCF的会议形式多样,亮点鲜明。今年会议内容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美高峰论坛:邀请美国 Circulation 杂志主编Joseph A. Hill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Gregg Stone教授以及张运院士、宁光院士等中美两国心血管领域著名专家,交流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相信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新的观点,也为加强中美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2. 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大讲堂(沈阳站):这是今年4月6日启动后,继广州、北京、汶川后的第四次培训活动,将给全科医师带来最需要和最实用的诊疗技术规范知识,切实提升全科医师对于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急救水平;3. “实战王”杯病例大赛:以病例报告和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助力提高青年医师自身能力与技术、帮助中青年医师规范PCI流程、改善患者预后;4. 全军心血管介入质控委员会年度会议:将召集全军心血管介入专家齐聚一堂,分享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先心病三大疾病行介入治疗技术的年度开展情况,切磋新技艺和交流新理念;5. 东北危重心血管病论坛: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急重症学组联合举办,邀请东北地区各大著名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学科带头人,围绕常见心血管急危重症诊断、治疗、急救等热点问题进行传道、授业、解惑;6. 新书、新共识和新学术活动的发布/启动会:《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旨在指导基层医务工作者合理使用药物,解决临床治疗用药的疑难问题,提高医师合理使用药物的能力和水平;《PCI围术期非口服抗凝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将有助于冠心病患者PCI围术期正确、合理、规范地使用抗凝药物,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冠心病与抗栓临床研究创新协作网络(CardiaCare)的成立将团结各方力量,整合学术资源,以灵活、务实的态度促进所有成员单位抗栓治疗临床与科研能力的共同提高;军友CTO介入创新协作组将有助于所有成员单位CTO介入治疗临床与学术能力的共同提高。总之,今年的NCF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我们热忱地期盼全国心血管同道的积极参与。



《门诊》: CHIP是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热门话题,CHIP患者的治疗难度很大,很多专家都认为CHIP治疗是一场攻坚战。您在以往的会议上也强调过CHIP的重要性,此次会议对CHIP这一领域是否也有体现呢?


韩雅玲院士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流行,我国复杂高危类型冠心病患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为不愿接受CABG的患者提供更为先进的介入技术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今年的NCF会议,我们专门安排了CHIP专场,由CCCP介入学组及青年医师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我们邀请了多位国内外在CHIP领域有相当建树的专家,就这一话题进行授课,包括阜外医院、西京医院等团队。讲课的内容包括严重钙化病变、心原性休克、严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外科搭桥术后以及室壁瘤等高危患者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专场的授课,让与会专家了解CHIP介入治疗,能够正确识别这类患者,使得广大冠心病介入医师,尤其是年轻的介入医师熟练掌握这类患者的介入治疗技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何更好地完成CHIP血运重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血运重建手术的患者,因为并非每位冠心病患者都需要血运重建。对于理想的血运重建患者(无论是药物治疗的难治性患者还是重症患者,或两者兼而有之),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可显著改善其预后。一旦明确这些患者,选择最佳和最合适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法非常重要,无论是CABG还是复杂PCI介入治疗。PCI技术具有创伤小的优势,我认为CHIP技术在中国一定会迅猛发展。



《门诊》: 近年来,您作为牵头人的BRIGHT研究、I-LOVE-IT 2研究等深受国内外好评,今年,您又将或已开展了哪些研究,如今有怎样的进展?这些研究将推进哪些领域的发展?


韩雅玲院士在2017年ESC年会公布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和《DAPT指南》中,引用了由我们牵头的BRIGHT研究和I-LOVE-IT 2研究,这对我们团队是莫大的鼓舞,同时也代表着国际学术界对来自中国的心血管临床研究的认可。

目前,我们的临床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冠心病优化抗栓治疗领域,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慢病防治专项-冠心病血栓事件预测及优化干预技术研究》为核心,联合阜外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等100余家中心,牵头开展了10余项随机对照和队列研究。今年正在进行和即将开始的临床研究主要包括:1. OPT-PEACE研究:首个采用安翰磁控胶囊内镜机器人观察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胃肠道损伤影响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和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合作,预计筛选800例,已完成227例;2. EA OUTCOME研究:探讨出血和缺血双高危人群的优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预计入选7,700 例,目前已完成17例;3. COACH AF PCI研究: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PCI后的优化抗栓治疗方案的随机对照研究,预计入选1,120例,目前中心伦理审查已通过;4. TARGET-SAFE研究:探讨新一代DES术后出血高危患者缩短DAPT疗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预计入选1,720例,目前中心伦理审查已通过;5. PRACTICE研究:探讨血小板功能预测抗栓治疗过程中出血和缺血事件的观察性研究,预计入选1,500例,目前中心伦理审查已通过;6. 1.1类创新药维卡格雷II/III期临床研究: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7. TWILIGHT研究: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出血高危ACS患者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区入选1,169例,目前正在随访过程中。

希望通过上述一系列研究的开展,为国人的冠心病优化抗栓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而创建较为完整的抗栓优化诊、治、防体系和示范平台,改善我国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



《门诊》: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作为心血管领域的思考者和探索者,您认为我国心血管临床科研工作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空间?更具现实性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


韩雅玲院士近10余年来,我国心血管临床科研一改过去一穷二白的困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也不断有“中国好声音”发出。尽管如此,我们的临床科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的心血管医师每天接触大量的病例,面临不知凡几的临床问题,这些都是催生临床研究的沃土,但实际上能转化为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我想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有想法没资源,有病例没数据,有数据没证据。

临床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有专业的团队和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些资源都是我国心血管医师,尤其是年轻医师所缺少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临床科研的蓬勃发展。幸运的是,近年来,从国家到各医疗中心,在临床科研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如成立国家及省级临床研究中心、设立临床研究重大项目、改革科研创新奖励机制、加大专业人才和团队建设力度等,使更多的心血管医师有能力、有条件承担临床科研工作。近年来我们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如最近由我们牵头设立的“立信扬帆”科研基金,就是希望给广大心血管医师,尤其是青年医师提供临床研究的“第一桶金”。

临床证据源于数据,数据又源于病例。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患者群体,但真正写入国内外指南的临床证据却少得可怜,这种反差值得我们深思。我希望我们的医师不要一味埋头于临床工作,尤其是各个科室的主任们,在完成临床工作之余,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建立起高质量的数据体系,并从中挖掘出“金矿”来。我本人从担任科主任起就十分重视临床数据库的建立,经过20余年发展,陆续建成了13个专业数据库,收录了21万余病例数据,我们很多的科研产出就是出自其中。

有了数据也并不意味着就有了证据,只有逻辑严密、真实可靠的临床数据才能变成临床证据。临床研究是典型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只有从设计源头和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严控质量关,才能获得一流的数据,产生一流的证据。我从很早开始就投入大量精力建设专门的临床研究团队,目前更是将大约70%的时间投入到临床研究中去。我的体会是,临床研究不是光靠拍脑袋、灵光一现就能完成的,灵感非常重要,但只有依靠专业的团队进行专业的设计、专业的质控、专业的分析,才能够有今天我们的临床证据被写入国外指南的局面。

综上,中国的心血管临床科研还需要修练内功,从建团队、建数据库、建质控体系入手,有热情有想法,对数据心存敬畏,做好每一个细节,这样方能成功。至于资源,只要工作做好了,有了美誉度,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临床科研资源。

心血管病现实性的研究方向从哪来?每一个日常碰到的、还没有定论的临床问题都可以是一个研究方向,关键是要在现有条件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技术路线加以解决。大中心可以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或队列研究寻找重要临床问题的答案,而小中心也可以通过设计精巧的替代终点研究寻找线索。在目前临床研究资源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各种形式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对于绝大多数中心来说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门诊》: 本次NCF将召开“冠心病与抗栓临床研究创新协作网络(CardiaCare)”和“军友CTO介入创新协作组”启动会,您能否介绍一下其意义和主要相关信息?


韩雅玲院士“冠心病与抗栓临床研究创新协作网络(CardiaCare)”和“军友CTO介入创新协作组”的成立可以说是今年NCF的重头戏之一。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200余家医院建立了紧密的临床和科研合作关系,得到了兄弟医院无私的帮助,同时我们也听到了许多来自兄弟医院希望在各个方面合作与提高的诉求。此外,如前所述,中国的心血管临床科研还处在较低水平,尤其缺少来自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据。因此,作为国内、东北地区及军队心血管专业的领军团队之一,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大家联合起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此次我们选择冠心病抗栓治疗和CTO介入治疗两个本中心强项技术设立协作网络,就是一种试水。我们希望以“协作、创新、提高、共赢”为宗旨,团结各方力量,整合学术资源,拒绝空谈、多办实事,通过经常性、多样化的活动与交流,促进所有成员单位临床与科研能力的共同提高。

CardiaCare是以抗栓治疗为主要方向、由志同道合的医院组成的临床研究协作网络,主要学术活动内容包括:建立CardiaCare基金支持各成员单位开展临床研究,定期举办抗栓治疗和临床研究方法培训班及抗栓病例大赛,协作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等。此外,还计划开展一项最艰巨,也最有意义的工作,即推动CardiaCare数据共享计划。这项计划旨在获取更多的真实世界数据,提高协作组的科研产出。我们将会成立专家委员会,并制定相应章程,以保障各成员单位在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利益。

军友CTO介入创新协作组成员以军队医院医师、复转军人医师以及承担军民融合任务的医师为主,在全军心血管介入质控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学术活动内容包括:定期举办CTO专场会议和CTO病例大赛,开展“军友行”活动,举办CTO介入军地擂台赛,进行精彩CTO病变介入治疗现场直播,修订《攻克CTO》专著,协作开展CTO介入临床研究等,通过线上和线下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各协作医院的CTO介入治疗水平。


韩雅玲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阳军区总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终身荣誉院长、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全军心血管急重症救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为美国心脏学院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协会专家会员(FES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常委和内科学领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连续2届(共10年)担任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顾问。兼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和《临床军医杂志》总编、美国 CIRCULATION 杂志编委、英国 CARDIOVASCULAR THERAPEUTICS 杂志副主编、美国 JACC 杂志国际咨询顾问等学术职务。先后以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课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十三五”慢病重点专项等30余项科研课题。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其他省部级奖励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期刊发表论著17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44.4,发表于美国 JAMA 杂志),主编出版专著23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评为国家卫生部“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8次。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代表和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日程概要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